“小米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企业,真心感谢海淀这片创业的沃土!”雷军话音刚落,掌声雷动。他身着黑色西装、浅蓝色衬衫,搭配深蓝色牛仔裤和黑色运动鞋,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他的每一步仿佛都带着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活力。
2月14日,在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表了主题演讲,回顾了小米过去15年的创业历程,并分享了企业在面对挑战时的经验与未来发展规划。雷军表示,小米的成长离不开海淀区这片创业沃土的支持,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海淀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北四环小办公室到全球科技巨头
“15年前,小米在北四环保福寺桥边的一个小办公室里起步,十来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开始创业。当时,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小米能够发展成为今天的全球科技巨头。”雷军在演讲中深情回顾了小米的创业起点,他感慨:“作为海淀企业的代表,真心感谢海淀这片创业的沃土,感谢海淀区委、区政府和各个委办局对我们这些海淀企业的支持、关心和帮助。”
雷军表示,过去15年,小米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也曾遭遇发展瓶颈,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负增长,内外压力巨大。在区委、区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小米在去年重新恢复了高速增长,增速超过30%,并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电动汽车业务迅猛发展,创造行业奇迹
雷军特别提到,小米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突破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自2023年4月产品上市以来,小米在短短9个月内交付了超过13.5万辆电动汽车,创造了行业奇迹。目前,小米电动汽车的订单已经排到了6至7个月之后,显示出市场对小米产品的强烈需求。
雷军表示,电动汽车业务的成功为小米的整体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他透露,小米将继续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千亿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谈到小米的成功经验时,雷军强调了信心与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他表示,面对困难时,企业必须坚定信心,相信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为此,小米在2021至2025年5年间投入105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其中2025年一年科研投入预计300亿元,巨额的科研投入显著提升了小米的竞争力。
“无论我们最近发布的哪一款产品,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这得益于我们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雷军说。他呼吁中关村的企业们继续强化自身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抓住每一个时代的机遇。
中关村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抓住每一次科技变革的浪潮,不变的是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雷军指出,中关村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身上都有着强烈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本质上就是创业精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关村在过去40年中抓住了从PC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每一次机遇,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企业和领军企业。
雷军特别提到,小米的成功也得益于海淀区世界一流的创新环境。作为一家从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起来的科技企业,小米不仅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还通过生态链计划孵化了100多家生态链企业。其中,已有十几家企业成功上市。
今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雷军表示,小米将继续怀揣创业精神,以百倍的努力和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海淀区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他呼吁所有中关村企业继续携手前行,共同推动科技创新,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记者:李平
编辑:张楚佳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