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免费版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持续深化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监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21 19:53:43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37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近年来,随着“蓝天保卫战”向纵深推进,我国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以华东某市为例,重型柴油货车监督抽测合格率较“十三五”末提升了25%,道路冒黑烟的重型柴油货车减少超八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通过建立“环保取证、公安处罚”机制,依法严查重型柴油货车尾气超标排放,推动重型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12%。这些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我国移动源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近年来,随着“蓝天保卫战”向纵深推进,我国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以华东某市为例,重型柴油货车监督抽测合格率较“十三五”末提升了25%,道路冒黑烟的重型柴油货车减少超八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通过建立“环保取证、公安处罚”机制,依法严查重型柴油货车尾气超标排放,推动重型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12%。这些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我国移动源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重型柴油货车仍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战场。当前,在大部分城市移动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贡献率超过30%,甚至高达50%,其中,重型柴油货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移动源排放总量的80%以上,颗粒物占比更是超过90%,重型柴油货车的污染贡献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物流运输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部分车主为降低运行成本,非法改装污染排放控制装置,造成尾气排放异常。这些“带病”车辆单车污染物排放量可达标准值的3—5倍,严重影响大气治理成效。

    当前非法改装手段层出不穷,但现有检测手段存在滞后性。自由加速法检测难以捕捉氮氧化物瞬时排放,路检路查覆盖范围极为有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全生命周期监管链条尚未打通。车辆检测、维修等环节存在监管漏洞,给一些人留下“灰色空间”。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为进一步推动重型柴油货车排放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五个维度协同发力:

    提升尾气排放执法能力。鉴于当前执法人员对移动源监管能力偏弱的现状,要加强重型柴油货车执法检查业务培训,内容上要重点关注重型柴油货车不加车用尿素,温度传感器下垫螺母,OBD故障预警不及时维修,擅自拆除、闲置、改装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违法违规行为。为提升培训效果,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开发VR模拟执法训练系统,设置“传感器异常诊断”“OBD系统逆向解析”等实战模块,促进执法人员能够精准识别各类作弊手法。

    动态优化路检路查点位。联合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在高速公路货车道口、重点物流通道,常态化定点开展重型柴油货车路检路查。与此同时,不能完全拘泥于这类“守株待兔”式路检路查,要综合重型柴油货车路面流量、车辆类别及行驶特点等,动态调整路检路查流动点位。此外,还要筛选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大或者使用较多的港口码头、运输公司,登门入户开展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执法检查,压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实施“黑名单”管理。建立健全超标柴油货车“黑名单”制度,将遥感监测抓拍的超标车辆、路检路查发现的超标车辆、在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首检不合格的超标车辆,全部纳入“超标车黑名单”数据库。相关数据与重点行业企业或用车大户的车辆门禁系统实时交互,实施限行。还可以与加油站数据共享,限制超标车辆加油。让重型柴油货车一旦超标,处处受阻,倒逼车主自觉加强检查维修和日常保养。

    深入推进I/M制度长效治理。建议推行“环保保修期”制度,要求车企对后处理系统提供5年/20万公里质保。联合交通部门加大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维修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排放检测与维修数据双向校验机制,对同一辆重型柴油货车检测数据异常的,或者在路抽路检等执法过程中发现超标的,逆向溯源,追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从严惩处。

    增强数智化监管能力。当前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开发非现场监管系统,有的地方已效果初显,各地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比如,有的地方已经着手推广“电子尿素”监管系统,通过车载终端实时监控尿素液位、喷射量等参数,对异常数据自动预警。又如江苏省苏州市打造国内首个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机动车排放检验监管系统——“苏州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非现场监管‘AI前哨’系统”,以“围绕曲线做文章,紧盯数据挖异常”为核心,打磨了数据恒值、曲线陡降等97个预警模型,上线运行5个月,精准推送和查实违法线索26条。

    深化重型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既是环境工程,更是民生工程,需要以智慧监管突破技术瓶颈,以制度创新堵塞管理漏洞,以社会共治凝聚治理合力。唯有构建起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的治理体系,才能让每一辆重型柴油货车都成为绿色运输的践行者,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 | 中国环境报 作者:叱狼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37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