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免费版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未来讲堂之宋词诵读与赏析(99)——胡世将《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2 15:08:5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7a6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词作者:胡世将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赏析胡世将(公元1085年—1142年),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词作者:胡世将

    神州沉陆,

    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

    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

    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

    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

    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阃外何人,

    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欹,怀贤阁杳,

    空指冲冠发。

    阑干拍遍,

    独对中天明月。

    赏析

    胡世将(公元1085年—1142年),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兵部侍郎。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任川陕宣抚副使,在关中数年,力主抗金,有收复陇州(今陕西陇县)等失地的功绩。

    《酹江月》,即《念奴娇》,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一位名叫念奴的歌伎。因苏轼同调词中“一樽还酹江月”句得此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湘月》等。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十一种变体。

    胡世将词作存世仅有一首,即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这首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胡世将为川陕宣抚副使,任职于词题提到的“兴元使院”。此前,南宋与金人已达成和议,但金人背信弃义,不久即撕毁盟约,对南宋再度兴兵。在当时名将刘琦、岳飞、韩世忠等重击金兵、抗金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朝廷却又任用秦桧等人,罢黜一批主战人士,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以致神州沉陆。作者痛感河山非我,因而一腔悲愤尽数宣泄于此词中。

    此词词题说“用东坡赤壁韵”,即该词的韵脚与苏轼赤壁怀古词是一样的。苏轼赤壁怀古,追怀的是三国时期的周瑜等人;胡世将“北望长安”,则是怀念“一范一韩”这些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五朝名臣言行录》载:“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里的“一韩”“一范”,指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与韩琦,他们都曾镇守陕西,抵御西夏的侵扰。词人忧怀国事,着眼大局,慨叹范仲淹、韩琦式的保卫河山的英雄人物不得重用,主和派“抛却关西半壁”坐使神州沦丧,愤慨之情溢于言词。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词人陆续描绘出边塞的早晨和傍晚特有的凄清悲凉的图画:战马在爽劲的晨风中发出声声嘶鸣,胡笳声在冉冉斜阳下幽幽回旋。苍茫空阔的镜头里,隐含着如词人一般不得重用的主战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悲愤。他们只能空任岁月流逝,不能建功立业,只剩满头的霜雪白发。朝廷轻视贤才,不实行抗战政策,任用“汉家三杰”攻取关中一统天下,都成为“三秦往事”了。

    下片批判朝廷主和,不肯出兵保卫关中,抒发六军不发的无可奈何。接着又继续痛伤张浚“富平之败”,以致“铁骑千群都灭”,揭露主和派的罪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高台已然倾欹坍倒,怀念诸葛亮北伐功绩的阁楼也已杳茫不见。词人以古迹的败坏,借古言今,与上片“赢得头如雪”互相呼应,形象地表现出当今对人才的轻视和糟蹋。结句词人怒发冲冠,栏杆拍遍,独自对着一轮明月,将剑拔弩张的忧愤情绪压抑在中天光景之中,深沉蕴藉之极。

    此词感时而作,穿插范仲淹、韩琦、韩信、诸葛亮等史事,亦可说是一首怀古词。全词上片总括中原沦丧的形势后,下片指斥和议误国之人,同时抒发了有志之士不得其用的沉痛愤懑。

    撰稿:樊令

    诵读赏析:郭鹏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a6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