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免费版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为照护者减负,让千万家庭轻装面对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4 11:00:39   浏览次数:2  发布人:1ecb****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评论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聚焦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护,有上海媒体报道了帕金森病患者家属老董的故事。老董的父亲多年前被确诊患有帕金森病,病情发展导致其生活能力日渐下降,也让老董承受了不小的照护压力。直到参加医院组织的“帕友”小组活动,老董才第一次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仅学到了疾病管理知识,更得到了心理压力的疏解。老董是众多家庭照护者中的一员,他们出于责任和亲情扛起照护患病家人的重担,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聚焦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护,有上海媒体报道了帕金森病患者家属老董的故事。老董的父亲多年前被确诊患有帕金森病,病情发展导致其生活能力日渐下降,也让老董承受了不小的照护压力。直到参加医院组织的“帕友”小组活动,老董才第一次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仅学到了疾病管理知识,更得到了心理压力的疏解。老董是众多家庭照护者中的一员,他们出于责任和亲情扛起照护患病家人的重担,却往往如隐形人一般淹没于日复一日的照护琐事。给他们减负,已然是一项老龄化社会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人数增加,叠加各种疾病、意外伤害所导致的身体功能受损,全社会失能失智人员数量庞大。每一名失能失智人员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家庭在艰难支撑,家庭照护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低。这些家庭照护者面临着家庭责任与自身发展的双重挑战,承担着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极易出现心理失衡状况。相关研究发现,面对多重压力,一些家庭照护者患上“照护综合征”,出现疲惫、“社交死亡”、心理抑郁等情况。

    显然,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护者是一群需要获得帮助的人。给予他们帮助,不仅需要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从而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需要针对家庭照护者眼前所需,融合更多力量,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在社区服务、专业帮扶、心理疏导上探寻路径,帮助他们走出身心俱疲的困境。

    让家庭照护者“喘口气、歇一歇”,发展“喘息服务”是关键之举。《“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探索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所谓“喘息服务”,可以理解为就近就便设在社区的“喘息服务”机构提供的临时照顾老人服务,给家属一个喘息的机会。目前,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城市已开展“喘息服务”试点,但覆盖面有限,且区域分布不均。建议将此项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投入机制,实行政府购买、社区推进、引入社会资本等多轨并行模式,实现对失能患者家庭的普遍覆盖。

    让家庭照护者“有信心、有希望”,提供涵盖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心理疏导等的专业支持必不可少。当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主导建立了“病友俱乐部”等病友互助社群,针对失能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科普讲座、心理疗愈等活动,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医疗知识、护理急救和照护技能培训。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在系统性解决专业支持服务碎片化、专业支持人才短缺、农村专业支持资源不足等核心问题上仍存在短板。对此,建议打破“政策孤岛”,更深程度融合民政、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支持、补助政策,补充完善卫生健康资源供给,给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更多的激励。

    让家庭照护者“不孤独、向前走”,发展志愿服务是破解难题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世界上只有这4种人:曾经是照护者的人、现在是照护者的人、即将成为照护者的人以及需要照护者的人。为家庭照护者建立立体化的支持体系,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家庭照护者可能面临情况紧急需要搭把手的时刻,为及时满足这种需求,建议在每个社区设立“志愿服务中心”,整合邻里、物业、商户、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志愿服务响应圈”,让照护者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每个人对家人的爱与责任,不应是不能承受之重。给家庭照护者减负,为的是让千万家庭轻装上阵,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乔宁(媒体人)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ec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