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也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尽管这场正义之战的胜利距今已80年,当今世界仍不时冒出二战胜利“西方决定论”“欧洲主战场论”,并声称美国是二战胜利的最大贡献者,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被刻意淡化和忽视。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毋庸置疑,中华民族在东方主战场上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与作出的卓越贡献不容磨灭,中国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凝聚的伟大抗战精神必将世代长存。
中国抗战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和消耗最多的国家。从1931年9月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中国东北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在白山黑水土地上率先打响,中国抗战持续了14年,比欧洲反法西斯战场早了8年,比太平洋战场早了10年。在1931年至1937年的中国局部抗战时期,在种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下,欧洲和非洲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接连失败,德、意、日法西斯妄图吞并世界的反动气焰极为嚣张,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一直在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将持久战、游击战上升为战略方针,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通过政治创新、战略创新、战术创新、民众动员和游击战争实践,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政治领导核心。
中国抗战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坚持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伤亡人数高达3500余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大片中国国土被侵占,城市、工厂和耕地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抗战率先打破了法西斯凝固的坚冰,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鼓舞了全球反法西斯阵营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坚力量。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斯大林也曾表示:“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重要战场之一。”大量历史档案与史料无可辩驳地证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战胜日本侵略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中国战场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破坏最惨重的全球性战争,战火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被卷入战火,经济损失超4万亿美元。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东方主战场”和“西方主战场”是依据地理位置、战略作用及参战核心对抗关系划分的两大核心战区。以中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东方战场(亚洲战场)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主战场和西方主战场通过战略协同共同瓦解轴心国联盟,构成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石。
中国抗战以持久抵抗打破了法西斯“速胜”的迷梦,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支柱。在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中,中国军民展开大规模持久战争,中国战场钳制日本陆军兵力总数的54%—94%。其中,1938年日军共有34个师团,投入中国战场32个师团,占师团总数的94%。中国战场歼灭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二战伤亡总数的70%,解放区抗日武装歼灭伪军118万人,日本战败后向中国人民投降的日军共128.3万人。
这场战争彰显的团结御侮、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是最终战胜法西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英译本序言中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他早就把中国抗战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总体思考和谋划。他在1937年10月会见英国记者时指出:“中国的抗战不但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尽了它的伟大责任。”中国抗战最重要的战略价值在于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时间、空间、道义”三重战略支撑,改变了战争进程,恢复了世界和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抗战是
粉碎法西斯全球战略的核心要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给人类带来的一场大劫难,是世界上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进步战胜反动力量的一场大决战。中国战场迫使日军分散兵力应对消耗战,消耗大量战争资源,放弃“北进”苏联与“南进”太平洋的同步扩张计划,换来苏联卫国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战略缓冲期。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同盟“先欧后亚”战略的关键支撑。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始终牵制日军主力,构成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核心战场。1938年张鼓峰事件、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因中国战场掣肘被迫收缩战线。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日本因深陷中国战事放弃“北进”计划,苏联得以调集兵力驰援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3年冬,在中国的日军陆军师团数量占其陆军师团数量的比例最高达69%,中国战场继续牵制日军110万兵力,使其无法全力配合德国夹击英美,客观上维护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亚太阵线。
中国作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核心成员,通过滇缅协同作战、提供战略情报、参与国际会议等行动推动全球反法西斯力量整合。曾任苏联驻华武官的崔可夫元帅指出,日本未进攻苏联,是中国战场牵制的结果。战后日本官方战史《大本营陆军部》承认中国大陆战场是日本陆军的核心战场,其失败决定了整个战争结局,佐证了中国战场的重要性。
美国总统罗斯福充分肯定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为盟军反攻争取了时间。他这样评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中国抗战的胜利不仅终结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计划,更推动中国以世界和平建设者的身份深度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注入东方智慧,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武雪彬
新媒体编辑:曾煜婷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