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我中心于2024年7-10月在全国中小学校举办了2024“八喜杯”我的自然故事——《冈特生态童书》故事续讲征集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理解,发挥想象力,为《冈特生态童书》续写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故事,展现了青少年优秀的生态环境素养和对科学知识积极探索的精神。
现选择部分优秀作品分六期进行展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洋流减弱?》
《来自深海的呼唤》
作者:陈梓菱
福建省福清市百合小学
指导教师:王逸尘
再看看这片宁静的海域,夕阳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一如往日般和谐。然而,浩瀚无垠的海洋深处,海豹和海龟忧虑的游弋着。目光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他们满心期待着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共生。
海豹艰难地穿越于大洋之间。他真的感到疲倦了,挨着一块礁石想休憩片刻,他困乏的双眼不自觉的合了起来。突然,一道光束将他带到了冈特岛上……
海洋学家艾米在一次例行监测中意外发现,冈特岛的主要洋流流速显著降低,这一发现让他震惊不已。因为洋流作为关键的自然现象,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随着洋流的减弱,海洋生物的迁徙模式被打乱,食物链开始断裂,海平面也出现了异常波动。
艾米立刻组织了一支研究团队深入海底,探讨洋流减弱的原因,还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生态修复技术。他们利用微生物的力量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循环,并创立了“海洋之心”项目,旨在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洋流的重新活跃。随着“海洋之心”项目的深入实施,冈特岛周边海域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人工洋流与自然力量的巧妙结合,不仅促进了海水的循环与混合,还带动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复苏。珊瑚礁重新绽放色彩,成群结队的鱼虾穿梭其间,一场生态复苏的奇迹正在上演……
“快醒醒,海豹兄弟,你怎么搁这睡着了?”海龟用前肢晃动着海豹的身体。
“原来是一场梦啊!”海豹揉了揉朦胧惺忪的双眼,兴奋地对海龟讲起了他梦中的“海洋之心”计划,“快听我说,这个计划不仅带来了洋流的恢复,还涵盖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污染防控等多个方面……”言语中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而,人类对于气候变化造成海洋洋流的影响知之甚少,采取的行动更少!每年数万亿吨的冰融化,以惊人的速度向海洋注入冰冷的淡水,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的平衡。温室气体的排放日益恶化,气候问题已迫在眉睫,仅靠工程和技术进步无法阻止或逆转这些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类要改变固有认知和行为方式。”海龟意味深长的说道。
他们沿着迁徙的路线继续向前游行,阳光穿透海水射进海底,犹如希望的曙光照亮整片海域。它们依然对这片海域爱得深沉,那是它们唯一的家园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天空之火》
《“肚子”里装满水的地球》
作者:王思齐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街道车站小学
指导教师:李永娜
茫茫宇宙中,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地球正一如既往的运动着,一刻不停的围绕着太阳转圈圈,它每转一圈就是365天呢!
这时候他的好朋友火星走了过来,问到:“哥们儿,你这样没完没了地转圈,难道不会口渴吗?”
“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渴呢!因为我肚子里装满了水。”
“你的名字叫地球,肚子里不应该满是陆地才对吗?”火星好奇的问道。
“虽然我叫地球,但我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因为从太空中俯瞰我的时候,就会发现我跟个蓝色的大水球一样。”
地球又解释道:“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从太空返回后告诉人们说,可能当初给我起错了名字,因为我面积的2/3几乎都被水覆盖着,看起来更像一个水球。”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体内没有着火,而我的名字叫火星呢。”
“是呢,我们的名字可不是根据我们的内部情况起的呢!”地球笑着说。
“我之所以不会口渴,是因为在我的体内,有着大量的海洋、湖泊、冰川、河流以及大气中的水蒸气,他们共同给我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水圈。这使得我的表面大约有71%的面积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左右,因此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呢。这下,你知道我为什么不会口渴了吧?”地球笑着说。
“我明白了!还有,我很好奇,你总是在不停的运动,肚子里的水分会不会在某一天消耗殆尽?”
“不会的,我体内的水,总量是不会减少的。因为我的大气层与宇宙间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且内部保持循环,水量是不会减少的。”
“那为什么有的地方十分干旱,而有的地方会出现洪涝灾害呢?”
“那是因为,在水循环的时候,受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水的分布会有很大改变,造成各地的不均匀”
“那为何地球家园的居民说,家园里的水减少了许多呢?”
“那是因为家园里用来引用、灌溉等的淡水资源减少了!”地球叹息道。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给现有的淡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此外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也使得淡水资源变得紧缺。”
“再加上全球气候的变化,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发生变化,使得某些地区出现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导致冰雪覆盖减少,进一步减少了淡水资源。”
“那太可怕了,一旦没有了淡水,人们和各种小动物们岂不是会活活渴死?”火星惊恐地说道。
“是的,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如果没有了淡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将会灭亡,地球也会变得寸草不生,一片荒芜,毫无生机。”
说到这儿,地球一脸的忧郁,望着远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可怕的无人机》
《蚊子基因改造之策》
作者:泮书琪
山东省潍坊市肥城市王瓜店街道王西小学
指导教师:朱乃俊
蜱虫皱着它那微小却满是褶皱的脑袋,先开了口:“苍蝇老弟,这蚊子传播疟疾实在太可恶了,能不能通过改变蚊子的基因来阻断疟疾呢?”
苍蝇嗡嗡地飞了两圈,说:“蜱虫大哥,这基因的事儿可复杂着呢。不过我想啊,如果能找到让蚊子不再对人类血液感兴趣的基因,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嘛。比如说,让蚊子的嗅觉基因发生改变,这样它们就闻不到人类血液那独特的气味,也就不会来叮咬人类,疟疾也就无法传播了。”
蜱虫缓慢地晃动着身体表示赞同:“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我觉得还可以从蚊子传播疟疾的源头——疟原虫入手。如果能修改蚊子的基因,让它们的身体成为疟原虫无法生存的环境,就像一个充满敌意的堡垒,疟原虫一进去就被消灭,那蚊子就没办法传播疟疾了。”
苍蝇挠了挠自己的腿,思考片刻后说:“大哥,这要改变基因可不容易啊。我们得想个办法把改变后的基因传播到整个蚊子种群里去。也许可以像病毒传播一样,找到一种特殊的媒介,把修改好的基因片段带到每一只蚊子体内。”
蜱虫眼睛一亮:“老弟,你这个想法很有趣。我听说有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叫CRISPR - Cas9,人类在用这个技术改变生物的基因呢。要是我们能想办法让蚊子自己产生这种基因编辑的能力,或者让一种专门针对蚊子的微生物带着这种编辑能力进入蚊子体内,这样就能精准地修改蚊子的基因了。”
苍蝇兴奋地嗡嗡直叫:“大哥,这是个好办法。不过,我们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基因改变后的蚊子能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呢?如果改变后的蚊子变得很虚弱,很快就死了,那也没办法把这种基因传播开呀。”
蜱虫沉思了一会儿,说:“这确实是个难题。所以在改变基因的时候,我们得确保修改后的基因不会影响蚊子的基本生存能力,只是让它们失去传播疟疾的能力。比如说,让蚊子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包裹住疟原虫,使疟原虫无法在蚊子体内发育成熟,同时又不影响蚊子正常的生命活动。”
苍蝇又飞了一圈,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路:“还有啊,大哥,我们怎么让蚊子接受这种基因改变呢?也许可以在蚊子喜欢聚集的地方设置一些特殊的装置,这些装置释放出含有修改基因工具的微小颗粒,蚊子只要接触到这些颗粒,就会慢慢发生基因改变。”
蜱虫点头称是:“老弟,你说的有道理。希望科学家们能早日找到改变蚊子基因的好方法,这样人类就不用再遭受疟疾的折磨了。”
苍蝇也嗡嗡地响应着:“是啊,大哥,希望人类能够成功,那我们这片天地也能少些灾祸。”
说完,他们望着远处的村庄,默默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