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顺着历史学古诗》读书摘记
2024-01-17 21:37  浏览:147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免费版”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免费版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第一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诗经·卫风·木瓜》。为什么从这首诗开始呢?因为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诗经》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开篇,而《卫风·木瓜》里谈到的礼尚往来、重义轻利的精神,我认为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开篇。

这首诗的题目是《诗经·卫风·木瓜》。这个诗题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诗经》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种诗歌的体裁,一般都是四言诗。《卫风》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木瓜》则是这一篇的篇名。

先说《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春秋时代的诗歌。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一共有305首,所以又叫“诗三百”。

在《诗经》那个时代,诗歌都没有确切的作者,所以我们在前面加上“诗经”两个字,也是为了告诉大家这首诗的出处。

《诗经》的三百多篇诗歌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叫风、雅、颂。古代的诗歌都是配乐演唱的,因此风、雅、颂其实是乐调的划分。

其中,“风”是指十五国风,也就是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音乐,就好比现在安徽有黄梅戏、陕西有秦腔;“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也就是雅乐正声,有点儿类似于京剧;而“颂”则是庙堂音乐,相当于国歌一类的国家典礼音乐。

《诗经》里的诗是没有题目的,后人为了方便,就从第一句中抽出来几个字作为诗题。这首诗的第一句是“投我以木瓜”。其中,能够单独存在的词组就是“木瓜”,因此这一篇也就得了《木瓜》这个诗题。

中国古代特别崇尚玉,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种德行,又说“君子比德于玉”,也就是君子的操行都应该像玉一样,所以古代的贵族都佩戴玉佩。玉佩的名目特别多,于是就有了琼琚、琼瑶和琼玖这样的区别。

匪在这里是一个假借用法,等同于“非”,表示否定。

诗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jū)。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jiǔ)。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送我木瓜,我还你琼琚,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你送我木桃,我还你琼瑶,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你送我木李,我还你琼玖,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这首诗分成三段,每段句式都一样,就是变了几个名词而已,这种诗歌的写法叫作复沓(tà),在《诗经》中极其常见。

为什么《诗经》常常用到复沓?因为《诗经》是配乐演唱的,这三段诗就好比三段歌词,现在的歌词不也常常如此吗?

《诗经》中大部分篇章,都是四个字。比如“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

这首诗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叫“投木报琼”。

诗的重点不在于礼尚往来,而在于重义轻利。你送给我一个木瓜,这不值钱。可是,在我心中,这情义的分量一点儿都不亚于美玉,所以我才回报给你琼琚。我这样做不是跟你等价交换,我是真心与你相好!这样的重义轻利,情比金坚,不正是中华民族最美的精神传统吗?

发布人:c900****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规矩
  • 2024-01-17浏览:2272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