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现代财险新任总经理获批,监管出身的张宗韬能否实现扭亏
2024-12-14 13:53  浏览:25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免费版”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免费版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财险业马太效应凸显,头部险企“恒者恒强”,中小财险夹缝求生。外资转合资近5年的现代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简称:现代财险),保险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盈利却频现亏损。

为突破发展瓶颈,公司正进行重大的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先是聚焦颇具机遇和挑战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后聘请监管+机构出身的张宗韬补缺总经理一职。现代财险何时扭亏为盈,备受关注。

时隔四年,再次出山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进入人事调整密集期。有高管个人原因,也不乏公司股东架构、业绩受困、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自2022年底,任职仅2年的原总经理蒋新伟因个人原因离职后,现代财险总经理一职空悬近2年。期间,曾指定彼时任公司副总经理金兑勋任临时负责人,然直至6个月届满卸任,总经理人选仍未有“下文”。

近日,现代财险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决议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批复由张宗韬正式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全面主持经营管理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张宗韬是金融监管出身。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保险监管科科员;上海保监办机构处、综合处秘书科副科长、科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寿险监管处处长助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险监管部监管二处副处长、处长;曾任华泰财险副总经理兼首席核保官,华农财险总经理、董事等职务。

现代财险评价其具备丰富的保险理论和实战经验。事实上,自2019年张宗韬卸任华农财险总经理后,并未有在其他险企担任核心高管的消息流出。时隔4年有余,张宗韬再次出山,将搭档来自韩国大股东一方的董事长赵镛一共同工作。赵镛一是公司老人,2010年起即出任现代财险董事长一职。

张宗韬的到来承载着现代财险“稳定提升经营发展质效和客户服务质量,确保公司稳健运营和持续增长”厚望。

《全球财说》注意到,自2024开年以来,现代财险一连3个季度出现人事更迭。张国威于2024年5月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合规负责人职务。此外,公司新晋财务负责人李建奎、合规负责人汪桂林、总经理助理邢建茹任职资格相继获批。

值得一提的是,盘点李建奎、汪桂林、邢建茹三人履历,均有在华农财险任职的经历。

高管变动背后,除了正常人事更迭外,也会引发公司战略方向、盈利模式等转变。正逢行业转型关键期,财险行业激烈竞争的当下,财险“老三家”三足鼎立之势不减,留给中小财险公司生存空间有限。对于已经走过17个年头的现代财险来说,张宗韬和赵镛一搭档二人能否擦出火花,带领现代财险成功突围是道坎。

盈利不佳,偿付能力高

韩国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自1997年8月设立北京代表处,就一头扎进中国保险圈。2007年2月,现代财险成立,是第一家外资在京设立子公司的全资外资保险公司。

随着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12年监管允许外资财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然彼时外资本土化经营难题亟待解决。用一组数据举例,据国信证券分析师统计,2017年时,外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约206亿元,市场占有率仅2%。

具体到现代财险来说,虽说2013年就取得了经营交强险资格,不过历经10余年发展,公司早期保费收入规模仍较小,长期在2-3亿元徘徊,且不稳定。盈利能力较为薄弱,早年持续亏损,直至2016年才正式步入盈利通道。2016-2019年公司净利2.92亿元、0.08亿元、0.23亿元、0.16亿元。

为打破经营瓶颈,2019年现代财险决意引入国内资本,包括联想控股、滴滴出行子公司在内的四家股东。因原始股东不参与增资,导致其股权比例由100%稀释到33%,联想和滴滴出行子公司则分别持股32%,并列第二大股东。2020年3月该增资引战项目获批,现代财险注册资本增至约16.67亿元,公司性质由外资转合资。

本想依托股东资源,尤其滴滴丰富的保险场景和需求,能够实现业绩“质”的飞跃,结果却大相径庭。近3年保险业务收入大增,净利却持续亏损。

2020年-2023年,公司净利0.21亿元、-1.42亿元、-0.61亿元、-1.07亿元。期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28亿元、5.36亿元、6.71亿元、7.98亿元。

且亏损态势还在持续。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保险业务收入9.2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8.45%;净利-0.84亿元,较2023年同期-0.96亿元有所收窄。

中小财险公司经营不佳是行业普遍现象。本身市场占有率较低,保费规模小;综合成本率较高,承保端亏损较为普遍,叠加近年投资端面临较大压力,导致多数中小财险公司陷入“越做越亏”的怪圈。

以现代财险来说,2022-2023年,连续11个季度综合成本率均在120%以上,最高曾达155.72%。期间,综合费用率在45%以上,最高曾到74.74%;综合赔付率不低于70%,最高到92.13%。

而财险公司经营要求“两率”相加小于100%,才有可能盈利,现代财险亏损有迹可循。

近2年,公司年度累计综合成本率为137.98%和140.2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综合成本率也高达125.55%,远超盈亏红线。

综合成本率长期处于高位,导致公司承保端承压。2023年公司列出的原保险合同业务收入前5大险种承保利润情况。除保费收入吊车尾的意外伤害险承保微盈利外,其余4大险种均承保亏损。五大险种承保利润合计亏损1.93亿元。

在头部险企凭借资本市场回暖,带动净利大增势头下,如现代财险这类中小险企,还在泥潭挣扎。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均为3.10%,较近3年两项指标平均水平4.35%,还有一定差距。且低于行业上财险公司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3.14%,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7%水平。

一般险企长期盈利不佳,容易招致偿付能力不足等后续问题,但现代财险自2020年增资后,近3年公司年度偿付能力充足率在600%上下浮动。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38.5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45.40%。

偿付能力高意味着保险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应对潜在的赔付风险,但并非越高越好。长期过高的偿付能力可能是由于公司业务开展停滞,资金运用不到位所致,需要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定位新能源车险,知易行难

当前财险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头部险企盈利“强者恒强”态势持续。中小险企要夹缝求生,就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经营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现代财险早期倚仗企财险业务,增资次年业务重心开始转移到车险、短期健康险业务、责任险业务。2021-2023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增速分别为135.09%、25.19%、18.93%。

近年,现代财险借着股东东风,喊出了“聚焦新型出行生态”,“为网约车司机提供品质服务和专属保障”的口号,立志成为新型出行生态的风险管理专家。貌似做出了一番成绩,2024年公司累计保费收入破十亿,车险条线保费收入破五亿,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但新能源车险这条路却是知易行难。

喜的是,当下新能源车险仍是一片蓝海。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四成。

市场需求自然带动新能源车险快速增长。不过,好生意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头部险企一向对市场风向把控精准,早一步布局新能源车险,在构建新能源专属定价、服务、理赔等体系上快人一步。又有小米、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下场参与新能源车险业务,比传统险企更了解车本身,有天然技术优势;有品牌加持,渠道优势突出。可见,新能源车险赛道劲敌环伺。

只是,目前市场车价普遍下跌,车险保费抬头,反差感强烈。新能源车由于技术和性能差异,出险率高,维修费用高、赔付率高,导致保费上涨。险企虽然能在新能源车险上获取高额保费,但面临较大的承保亏损压力,导致新能源车险市场车主嫌贵,险企喊亏。

近期,新能源出租车拒保问题引发关注,映射出新能源车险困境。有消费者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馈,平安财险某营销部存在对新能源出租车只承保交强险,不承保商业险的情况。经监管核实,上述公司确实存在因新能源出租车理赔支出高而不愿承保问题。

投诉也绝不是偶发性的。还曾有消费者透露,新能源出租车多花钱也买不到商业险。

新能源车险市场需求大,短板突出,消费者和险企陷双重角色困境。对现代财险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发布人:6c4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