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记者从湖南省残联获悉,省残联、省发改委、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8年)》(简称方案),从筛查、康复服务、医复教融合、家庭暖心方面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行动,长沙市、湘潭市、隆回县将试点先行。
多维度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方案指出,湖南省将对0—6岁儿童开展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建立初筛、复筛、诊断、转介、干预服务机制,2025年底基本实现愿筛尽筛广覆盖。对于复筛阳性儿童,由具有孤独症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儿童孤独症诊断服务,以便为儿童接受精准康复提供指引。
康复服务上,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制度的综合保障作用,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医疗与康复负担。鼓励市州、县市区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扩大救助年龄范围,为家庭经济困难孤独症儿童康复提供生活、交通、租房等补贴。
2025年年底前,实现每个地级市至少有1所市级孤独症儿童医疗康复定点机构,每个人口较集中的县市均有孤独症儿童康复定点机构。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政府闲置资源场地优先用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设施。民办非营利性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用水、用气、用电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执行。
在培养孤独症儿童康复人才上,通过高等院校专业、医护人员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大赛等来挖掘人才。同时,通过发放一次性入职补贴、岗位补贴等,吸引康复医学、康复治疗、特殊教育、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与此同时,探索科技在孤独症儿童康复领域的应用推广,如推动将孤独症研究纳入政府科技专项、计划、基金。
“医家校社”共织孤独症儿童关爱网
扩大孤独症儿童教育资源,也是一份关爱。方案指出,省会城市及较大城市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招收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幼儿园(班)。各地级市至少确定1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所幼儿园作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学校、幼儿园。
对于孤独症儿童适合的培养方式,可建立有需求的孤独症学生助教陪读制度和退出机制,便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而开设适应孤独症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也便于其未来就业。
加强医疗、教育、残联等部门联动,探索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医康教融合服务。
2025年年底前,将义务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学生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孤独症学生纳入普通高中阶段资助范围。将孤独症教育内容纳入全省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内容。
对于孤独症儿童家庭,湖南在核算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时,要考虑孤独症儿童照护和陪同康复实际,按规定扣减家庭收入。支持探索开展孤独症儿童家庭财产信托等服务,推动建立多元参与、流程健全、监督有效的信托服务规范,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就业、托养、文体、基本生活照料、殡葬、遗嘱、法律等特殊服务。着力动员志愿者、专业社工等社会力量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生活帮助、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关爱服务。把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作为残疾人友好单元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功能,利用社区资源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社会融合服务。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潘文畅
审核:张雪飞、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