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以制度重构、人才蓄势、管理赋能、服务升级为抓手,在医防融合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指标领跑全区——率先开展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人才交叉培训,截至目前培训人员数量在全区各市中位列第一;建立自治区第一家医防融合联合门诊;获批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单位。
制度重构
南宁市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以《进一步深化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为总纲,配套出台8项核心机制、21项具体举措,覆盖责任清单、疾控监督员派驻、信息共享、人才流动等关键环节,形成“1﹢8﹢21”政策体系,打破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的壁垒,一体化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
同时,南宁市通过管理协同,实现“医院﹢疾控”双轮驱动。在医疗机构成立“医院院长﹢疾控专家”双领导小组,破解“决策难”,确保公共卫生职责与临床业务同步推进。实施“疾控监督员派驻制”,破解“执行弱”,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派驻模式,遴选53名专职疾控监督员,进驻59家医疗机构开展驻点监督,重点督导传染病报告、院感防控等关键环节。2024年,督促整改问题120项。
人才蓄势
南宁市采取“固基拔尖”策略,积极培育诊疗一线人才和公共卫生尖端人才。率先启动全区首个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交叉人才培训项目,打造了13个公卫实践基地、10个传染病临床实践基地,对全市232家医疗机构的2325名医务人员,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基地实践,重点培训传染病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技能、院感防控等内容,培训人员数量在全区各市中位列第一。
“启航计划”育新苗、“引航计划”强中坚、“领航计划”树标杆,南宁市立足分层培养,构建三级人才梯队。聚焦基层公卫人员,实施3个月集中理论培训加3个月轮岗实践,培养“能防能战”的青年骨干。聚焦市级疾控技术骨干,依托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东融”跨区域合作、医校合作,培养应急处置核心力量。聚焦学科带头人,通过挂职锻炼、国际研修、科研合作,培育战略型领军人才。
2024年,南宁市柔性引进中山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州市疾控中心、深圳市疾控中心的4个专家团队,主要从急性传染病防控、病原体监测及生物信息学、城市污水病原体监测、环境与健康、环境危害因素与疾病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作为全区首个开展“城市污水病原体监测”的地级市,南宁市将城市污水病原体监测扩大到全市各县(区),在全区地级市中构建了覆盖最全的城市污水病原体监测网络。
此外,南宁市疾控中心与深圳市疾控中心合作,启动自治区首个地市级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培育了14名具有全局思维和开阔视野的公卫人才。
管理赋能
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医疗机构的作用至关重要。南宁市全面升级公立医疗机构软硬件配置,通过建立“一科室一清单两平台”,优化服务模式,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一科室”即公共卫生科。南宁市督促全市39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建立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实现公共卫生科建设“由少到多,由多到强”,共配备专职公共卫生人员191名、临床科室公共卫生管理员601名,将“防病”延伸至临床科室。
“一清单”即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南宁市通过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明确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15大类140项责任。
“两平台”即传染病检测及病媒生物监测平台、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云平台。传染病检测及病媒生物监测平台可实时共享传染病监测数据,提升传染病协同监测预警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2024年,全市医疗机构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和聚集性疫情及时发现率均提升至100%,传染病报告质量在全区各市中位列第一。南宁市在全市12个县(区)启用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云平台,构建“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基层机构﹢患者”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实现从分散管理到闭环服务。2024年,全市结核病患者管理率、规则服药率和成功治疗率持续达到90%以上,报告发病率同比下降6.27%。
服务升级
只有实现深度融合和高效协作,才能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健康服务。南宁市创新实践路径,以结核病、成人疫苗接种和慢病管理为抓手,建立“两类门诊一个中心”,即结核病医防融合联合门诊、医防融合成人疫苗接种门诊、慢病健康管理中心。
南宁市首个结核病医防融合联合门诊由南宁市疾控中心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建立,之后南宁市加快建设速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个。结核病医防融合联合门诊由公卫医师和呼吸科医师联合坐诊,提供“流调—诊断—治疗—随访”一站式服务。
南宁市在邕宁区创建医防融合成人疫苗接种门诊,推行“临床医师﹢公卫医师”双坐诊,患者一次就诊可获得“诊疗处方﹢健康处方﹢疫苗接种告知单”三张处方,实现医防服务一体化。2024年,邕宁区成人疫苗接种剂次同比上升749.44%。
南宁市积极推进8家基层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推行“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共管,抓住诊前、诊中、诊后三个环节,提供“筛查—评估—干预—治疗—康复”服务,有效防控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慢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疾控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宓国辉
编辑:肖薇 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