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免费版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中国华能积极服务重大战略 助力保障能源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31 21:15:44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04e****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小新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发展活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近期,人民日报推出“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专栏,展现了多家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的新实践新成效。今天,小新为您分享第二十六篇——《中国华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积极服务重大战略 助力保障能源安全(走企业

    小新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发展活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近期,人民日报推出“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专栏,展现了多家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的新实践新成效。今天,小新为您分享第二十六篇——《中国华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积极服务重大战略 助力保障能源安全(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华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积极服务重大战略 助力保障能源安全

    (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呼伦贝尔,百台纯电动无人矿用卡车在华能伊敏露天矿区“上岗”。动力全部来自光伏绿电,满电状态单台可拉载90吨货物行驶约60公里,智能矿山低碳运输加速推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华能睿驰”

    新疆吐鲁番,华能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作为百万千瓦级陆地高抗风风电项目,该项目所有机组创新采用“抗风轮毂”技术,抗极限风速能力达到57米/秒,可有效应对“沙戈荒”地区的极端大风环境。

    作为全球装机容量第二大的发电集团、国内最大民生供热企业,中国华能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保障能源安全。

    围绕国家所需,攻坚核心技术

    空气也能变身“超级充电宝”?茅山脚下,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加速建设,用电低谷时压缩空气,存储在地下;用电高峰时释放空气,产生电能向电网供电,平衡供需。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不断增加,但它们受天气和时段影响较大,给电网的安全稳定带来挑战,需要储能来担当“绿电管家”。“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后一次充电可储存电量280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华能江苏公司工程安质部负责人陈辉介绍,相比传统的油基储热方案,该项目创新采用水作为新型储热介质,能够有效提升储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黄海之滨,离岸30公里处,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在水深超30米的海域“站稳脚跟”。6根长约265米、单根重量达到55吨的锚链,将平台与海床牢牢锁定,可抗10米高度的海浪,保障发电效率。“我们正进行漂浮式海上光伏实证研究工作,未来平台可通过拼接组合,探索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华能“黄海一号”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设计总工程师刘鑫说。


    华能“黄海一号”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

    北京昌平,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忙着研发高效碳捕集溶液。2024年,华能自主研发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溶液强化再生系统与方法”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捕集溶液的再生度,减少单位二氧化碳能耗,使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降低40%以上。

    建设高效灵活煤电及碳捕集利用封存全国重点实验室、清洁低碳热力发电系统集成及运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上风电工程与运行技术研发中心、钙钛矿电池研发中心等5个创新平台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赛马争先”创新平台……

    中国华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国家所需、行业趋势,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1%,专利拥有量突破3.2万件。

    坚持稳中求进,推动产业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对于中国华能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方向,传统产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说。

    ——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煤电清洁高效。今年4月,650摄氏度百万千瓦级高效超超临界燃煤示范机组——华能玉环四期扩建项目获核准批复。在这台机组中,主、再热蒸汽温度首次达到650摄氏度,提升了发电效率,大幅降低煤耗。“此前受高温合金材料限制,常规火电机组蒸汽温度最高只能到620摄氏度左右,华能牵头研发的高温材料突破了这一关键难题。”华能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陈锋介绍,与同等级常规机组相比,该机组每年可减少标煤用量超19万吨、减少碳排放超54万吨。

    风机增容升级。5月23日,华能乐亭风电场“以大代小”增容改造项目并网发电。“原有的30多台风机已运行超过15年,单机容量只有1.5兆瓦,限制了对当地风资源的充分利用。”项目部经理田亮说,他们重新安装了20台6.25兆瓦机组,风电场年发电量预计提升267%。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华能乐亭风电场“以大代小”增容改造项目

    中国华能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推动存量风电“以大代小”和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广熔盐储热等新业态,响应电网调峰、快速调频及工业供汽的需求,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同时,实施数智华能建设,推动各产业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在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控制中心,通过智能预警、指标分析等,让企业风电、光伏场站的可利用率均超98%,风电机组故障率下降约40%。

    ——聚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

    毛乌素沙地边缘,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冲刺全面建成投产。“项目按照‘风光火储输一体化’开发,提高项目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其中新能源规划装机60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每年发出的清洁电能将超140亿千瓦时,通过特高压线路送往山东。”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新能源项目基建负责人孟慧梁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新能源项目

    西南方向,华能四川彭州制氢示范站内,几辆氢能长管拖车等待充装。这是四川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大规模水电解制氢项目,设计年产氢气1860吨,可满足500辆氢燃料电池车用氢需求,相比天然气制氢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7万吨。

    在澜沧江流域打造风光水储生态保护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的山东石岛湾、海南昌江、福建霞浦三大核电基地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中国华能坚持发展以新能源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熔盐储热、压缩空气储能、绿电制氢等新技术示范应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3.7%,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加强能源保供,满足用能需求

    在内蒙古华能扎煤公司的百米矿井下,采煤机上锋利的截齿向前滚动,一刀便能“割”下2500多吨煤炭。装运现场,溜煤斗一开闸,55秒装满一节载重60吨的火车皮,保障迎峰度夏外运煤炭供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生产中的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组割煤现场

    在华能甘肃新能源公司安北风电场,工作人员对比分析风机温度数据、开展异常机组巡检等工作。“我们提前研判设备季节性缺陷,及时进行冷却系统维护,控制设备超温故障频率,提高发电效率。”安北风电场站长解新华说。

    面对旺盛的用电需求和极端天气、地震灾害等考验,中国华能牢牢守住保民生、保发电、保供热的底线。2024年,中国华能发电量超8500亿千瓦时;供热量超5亿吉焦,供热面积10.6亿平方米;煤炭产量1.1亿吨,连续三年破亿吨,发电量、供热量、煤炭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华能将坚持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首责,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发展方向,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作表率。”温枢刚说。(人民日报记者 丁怡婷、王云杉,图片为编者所加)

    更多国资央企精彩动态

    尽在国资小新视频号

    ———— /END/ ————

    责任编辑丨程镜睿

    校对丨王儒易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04e****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