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为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厅局长访谈”专栏,刊发各省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访谈,宣传各地召开教育大会和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核心内容、重点举措等。
今天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图片、一篇专访,来了解河北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谋划实施“1+4”教育综合改革——
视频带你看
图片带你看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河北农业大学师生在田野里上党课。资料图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国先进工作者、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杨珍明(左一)指导学生进行智能制造单元调试训练。资料图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石家庄二中在全国中学生篮球大赛夺冠捧杯。资料图片
报道带你看
深化“1+4”教育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由教育大省向
教育强省的系统跃升
——专访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春生
近年来,河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谋划实施“1+4”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对此,记者专访了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春生。
问:河北作为京畿要地、教育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强省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1次考察河北,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对教育扶贫、京津冀教育协同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河北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河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教育强省建设。
一是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委省市县实现全覆盖。实施高校党建领航、中小学党建强基、民办学校党建提升“三大工程”,公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100%,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前全覆盖,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并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二是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提升。省委书记、省长引领推动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常态化,率先实现省市县德育共同体全覆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建尽建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全覆盖。
三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与京津496所基础教育学校、29所高校密切合作,北京两批9所高校疏解雄安进程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入选全国智慧教育、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四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62%,建成816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762个城乡学校共同体,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就读的学生占比65%以上,建成公办职业本科大学4所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校10所、中职示范校49所,11所高校的46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排名前1%。
五是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2024年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新增专业点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分别达90%、80.7%,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15.61%,近年来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全部出自高校,在服务钢铁产业现代化、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方面成效显著。
问:河北确定了“1+4”教育综合改革思路,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面对7400万河北人民的热切期盼,面对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所需教育支撑引领的迫切需求,河北确定了“1+4”教育综合改革思路。“1”是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4”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四大板块,扬起高等教育龙头,做实职业教育中坚,夯牢基础教育基点,抓强教师队伍关键。河北以此为引擎,加快推进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系统跃升。
问:近3年,河北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重点举措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河北将重点从6个方面发力。
一是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加力完备党建统领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体系。到2027年,培育创建党建工作示范高校30所、标杆院系100个、样板支部300个和示范中小学500所。
二是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政教育体系。到202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推出“大思政课”河北特色品牌,“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更加完善。
三是牢牢把握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使命任务,加快构建内涵提升的高等教育体系。到2027年,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投入使用,2个及以上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四是牢牢把握不断增强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性这一重要定位,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到2027年,职业本科高校增加到6所以上,10所以上高职院校进入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省级优质中职学校达到120所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左右。
五是牢牢把握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这一价值取向,加快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到2027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占比4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完成率达86%,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
六是牢牢把握强教必先强师这一发展基础,加快构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到2027年,建成50个左右省级重点师范专业,师范院校在校师范生占比不低于50%,建强50个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60%以上。
问:请说说您心目中的2035年教育愿景。
答:到2035年,一幅教育版“清明上河图”在燕赵大地美好展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完成率达到94%,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本科及以上理工农医毕业生占比达到60%,在学研究生超15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孩子们身心愉悦地成长,更多学子实现名校梦,高质量教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满意、教育强省”目标顺利达成。
链接
河北教育改革发展的
总体部署与重点举措
总体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着力深化改革、优化结构,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系统跃升。
重点举措: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是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加快雄安新区疏解高校建设,与京津高校深化协同创新,在“双一流”建设上取得突破,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改革,分级分类开展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加强校企合作。四是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巩固“双减”成果。五是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书育人能力,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六是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在组织领导、资源保障、经费保障上加大力度。
文字 | 周洪松 秦志军 谷万春
视频 | 育见新闻视频号
来源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
厅局长访谈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