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编者按
为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全院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学术生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联合中国社会科学网,开设“社科青年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笔谈专栏,邀请我院优秀青年干部学者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心得体会、实践感悟,撰写学习阐释文章,彰显我院青年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我院政治建设开创新局面贡献青春力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王明宇,中共党员,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人事、党务工作。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犹如一把利剑,划破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阴霾,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崭新篇章。十余年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为之一振。人事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和事业发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人事工作全过程,既是锤炼人事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更是涵养清正廉洁用人环境的核心举措。
一
内化于心:以作风建设锚定人事工作价值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2023年以来,院党组通过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落实“三项共识”“三项承诺”“三项举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科研环境,为我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筑牢坚实基础。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事干部,需通过不断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摒弃“官本位”思想,消除“朝南坐”心态,从思想上确立“服务者”的定位,明白手中的职权不是用来“管人”,而是用来“服务人”“成就人”,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如此,才能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正确的方向,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二
外化于行:以“求真务实”锤炼人事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推动各级干部真正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在我院人事工作领域,“求真务实”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干部考核等工作,若有任何一处偏失,都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在人才引进环节,反对形式主义、做到求真务实尤为关键,坚决杜绝“内部消化”“暗箱操作”等不当行为,是维护人才引进公正性的必然要求;在职称评审中,严格审核材料的真实性,是保证职称评审质量的核心。杜绝“搭便车”“走后门”现象,就是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评审机制,对申报人员的业绩成果、学术水平、专业能力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评估,让真正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人员获得相应的职称;在干部考核中,要聚焦真实业绩和工作成效,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让那些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业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认可和奖励,对那些作风漂浮、弄虚作假、不愿作为的干部进行问责和惩戒。
三
深度融合:以“双重机制”保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人事工作中落地生根。这需要人事工作构建“长效约束”与“主动践行”的双重机制,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与思想的自觉引领,让作风建设的要求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长效约束”机制的核心在于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规范,人事干部需系统梳理现有制度体系,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求嵌入人才引进、档案管理、职称评审等全流程;“主动践行”机制则着力于激发人事干部的内在自觉,可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常态化教育形式,定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结合人事工作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直观感受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明确“红线”不能触碰、“底线”不能逾越。人事干部应将这一原则贯穿于具体工作全过程,比如在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时,严格审核“三龄两历一身份”等关键材料,杜绝档案造假现象,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凡提四必”原则,这既是制度要求的体现,也是人事干部的职业操守;审核职称评审材料时,除了核对论文、项目等真实性,还要主动了解申报人的工作实绩,避免“纸上谈兵”,这既是对制度的坚守,也是对人才的负责;办理退休手续时,耐心帮助老同志准备材料,主动协调解决社保衔接等问题,用“一站式”服务替代“踢皮球”,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事干部,在注重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我们应更加注重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既是对党性修养的考验,也是适应新时代工作的必然要求。唯有让清风正气贯穿于人事工作的全过程,才能不断提升人事工作的公信力,为组织输送更多栋梁之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为推动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人事、党务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常畅
新媒体编辑:常畅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