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听民声 建言汇暖流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期望,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调研民情,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代言、替民办事、增民福祉”的庄严承诺。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探访社区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努力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两会上的议案建议。让我们一同聆听四位代表的检察履职故事,感受他们的责任与担当,见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祝响响
情暖农村事实孤儿
开学前夕,祝响响(左三)走访辖区留守儿童。
“现在生活如何,还有什么困难吗?”2月11日,浙江省浦江县春寒料峭,但是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的走访调研,却让留守儿童小良(化名)一家暖意融融。
祝响响,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老师,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年46岁的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工作后,她主动申请从城区的优质公办小学调任乡村学校,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
在三尺讲台的29年间,她支教的足迹遍布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全国十几个教育欠发达地区;她首创了“云教研”“云课堂”等项目,积极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助力薄弱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从城区到山村,再到支教扶贫,祝响响走过教育“三重门”,始终坚守初心,投身于推动“教育共富”的事业中。
心系农村教育的她,常年赴一线调研。她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事实孤儿的成长亟须关注。如何能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祝响响陷入思考。
因为履职机缘,她与检察机关的接触越来越多。去年,浦江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留守儿童案件引起了她的注意。
父母的离异让小良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后来,随着母亲改嫁,父亲病逝,小良只能被寄养在家境并不富裕的姑姑家,生活困境不断加剧。
2024年,小良所在村通过“检察官+儿童主任”协作机制,将小良的困境反映给检察机关。随后,浦江县检察院经实地调查取证,依法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同时该院与该县民政局多次协商沟通,最终将小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于2024年9月发放了第一笔保障金。
“检察机关此举充分彰显了大爱与温情,暖心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努力实现‘幼有所养’贡献检察力量。”祝响响甚是感动。
祝响响知道,这绝不是个案。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始终坚信要为民履职。为此,她常年奔走于多个部门,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艰辛。
在她的推动下,浦江县检察院联合该县教育局、司法局、卫健局和妇联共同出台《法治共富·共护花开专项行动方案》,深化“检察官+司法社工+儿童主任”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确保对事实孤儿的相关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前不久列席浙江省两会时,祝响响提出审议意见,呼吁全社会进一步加强对事实孤儿提供有效司法保护和救助。此外,她还建议检察机关携手多部门构建“检察+”多元化救助模式,打造集司法救助、心理辅导、家庭指导、支持起诉等方式于一体的多元救助体系,全方位助力事实孤儿走出困境,迈向新生活。
“我相信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总会到来。”祝响响表示,她对检察机关新一年的履职充满期待,她也将继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鼓与呼。
王银香
上学的路通了,群众心里的路也顺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王银香(右二)在有机生态大棚了解情况。
“今年过年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不用再为接送孩子发愁了!”近日,记者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采访时,该村村民王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接送孩子上下学要绕远3里地,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堵车的时候,经常迟到。现在村里到学校多了一条直通的路,说起来多亏了我们王书记!”
王大爷口中的“王书记”,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新路的建成,是王银香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全身心解决群众诉求的一个缩影。
五里墩村隶属于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村庄地形狭长,京九铁路南北贯通而过,村庄主要位于铁路以东。多年来,五里墩村民进城都是靠村庄南部的湘江路通行。近两年,曹县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京九铁路以西建设了青岛路小学,因为铁路以东的五里墩村、东刘庄村、祝庄村距离学校直线距离较近,便被划入了该小学的学区。
2023年开学后,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很多家长接送学生要先往南绕到湘江路,通过铁路地下桥到达铁路以西,然后再沿路向北到达青岛路小学,看似一路之隔的学校,却要走很长的时间。
作为村支书的王银香得知后,先后沿着这条接送线路走了两遍,发现在五里墩村北部还有一个铁路预留的涵洞,但是因为几十年没有使用过,涵洞周边已经被荒草全部覆盖。
“如果这个涵洞能通行,把涵洞两边重新铺设好,就可以直达青岛路小学,至少能给大家节约十几分钟的接送时间。”王银香反复思忖着。
于是,王银香迅速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出了“关于改善群众通行的建议”,同时开始着手解决疏通道路所面临的问题。她提出的建议得到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列入2024年曹县重点督办的建议之一。
王银香忙得更加不可开交。因为涵洞口附近铺设了热力管道,她就去热力公司沟通,最后对涵洞口的管道进行了架高处理;道路铺设过程中涉及两根电线杆,她又到供电公司协调调整位置;涵洞口东边还需跨过一条排水沟,王银香就带领村民第一时间埋设了涵管;涵洞周边涉及哪户村民的土地、树木,她就第一时间跑过去做工作……在她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下,这条道路在很短的时间内圆满竣工,可以顺利通行了。从此,学生们到学校的路通了,群众心里的路也顺了。
支持教育事业、帮助困难群众、带动村民发展致富,是王银香一直牢记的初心使命。针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她不停奔波,始终践行“为民代言、替民办事、增民福祉”的诺言。
“作为人大代表,就得多倾听、多跑腿、多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服务是最幸福的事!”65岁的王银香笑着对记者说。
邵永海
野生动物与农业生产协同保护
邵永海(左一)听取江苏省东台市检察院检察长陈宏成介绍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野生动物活动范围扩大,对周边农作物造成了损害。”2023年底,全国人大代表、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管邵永海在履行代表职责过程中发现,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周边,不少农户的农作物遭野生保护动物侵食、踩踏,给农户造成了经济损失,他来到江苏省东台市检察院,希望检察机关督促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东台市检察院立即组织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公益诉讼办案组先后实地走访农户108户,通过无人机航拍覆盖农田36万余亩,走访行政主管部门掌握数据238条,准确掌握了保护区附近农户受损情况。在此基础上,2024年1月,东台市检察院决定就野生保护动物致害补偿不到位问题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因保护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野生动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补偿要求,经调查属实并确实需要补偿的,所在地县级政府应当给予补偿。然而,因缺乏明确的补偿细则及标准,相关规定一直以来未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实现野生动物与农业生产的协同保护,2024年1月24日,东台市检察院向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在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从危害防控、技术指导、种群调控、致害补偿、部门协作等方面,建立健全野生保护动物危害防控机制和野生保护动物致害补偿机制。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同年3月11日,《东台市麋鹿、鸟类等野生动物危害防控措施要点》出台,要求各单位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合法、有效的危害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减少野生保护动物造成的损失和安全隐患。同时,督促属地政府及沿海相关场圃共投入资金800余万元设置隔离栏70多公里,以有效阻挡野生保护动物对农作物的侵害。此外,行政机关商请联合检察机关共同探索建立全市野生保护动物致害保险补偿机制。
同年4月10日,东台市检察院联合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召开野生保护动物致害补偿工作座谈会议,邀请邵永海及十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参加,最终明确了“主管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人民群众获益”的工作模式。
五个多月后,该项机制生效后的第一笔补偿金1882元被送到了农户李大哥的手中。截至目前,该市已经发放补偿金12笔累计5.6万余元,有力维护了农户利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与行政单位共同提出保险补偿机制,实现了保护野生动物与农业生产的协同保护!”近日,邵永海又一次来到东台市检察院听取检察工作汇报,对公益诉讼推动野生动物和农业生产保护“双赢”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李树林
湿地公园,他们也可以“无碍”畅游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李树林(右一)与多名肢残人士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在县内某公园验收无障碍环境建设整改情况。
2月,暖阳倾洒的一天,四川省营山县湿地公园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通旺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机修班班长李树林沿着新铺设的无障碍步道缓缓前行。两侧树梢的火红灯笼随风轻晃,周围草坪上点缀着新春装饰,几位老人独自驾驶着电动轮椅,从容地顺着坡道沿途欣赏园区风景。
行至公园内,李树林驻足回忆。过去以阶梯式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湿地公园,虽然雅致,却给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造成了障碍。
“以前想来公园散步,台阶上不去,我们只能在门口转转。现在好了,坡道修好了,我们可以自己进去遛弯了。”交谈中,几位老人高兴地告诉李树林。“能让残障人士畅游园区,公园这些改造很不容易。”这个曾让特殊群体望而却步的公园,如今无障碍通道、专用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成为了县内特殊群体共享年味的“温暖家园”。
这一困境的转变,始于检察机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2024年初,四川省营山县检察院在对县域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设置、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中发现,湿地公园存在无障碍坡道缺失、无障碍卫生间入口狭窄、内部道路地砖铺设不连贯、无障碍停车位缺失等问题。随后,该院通过召开公开听证会,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该公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同时,该院创新“检察+社会+专业”协同模式,结合个案办理,与该县残联、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构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机制,从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席会议、协同协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形成特殊群体权益的保护合力。
李树林受营山县检察院邀请,全程参与了公园的无障碍环境整改问题评估、方案设计及验收体验的全过程。“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县内特殊群体出行更安心、更便捷,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担当作为。”在深度参与该项工作后,李树林感触颇深。
今年是李树林履行全国人大代表职责的第八年,“想去哪就去哪,这一看似容易的事,对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而言却蕴含着重重挑战。”李树林表示,一个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最能彰显城市温度。相较于一二线大城市,基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存在设施布置不均衡,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小障碍关乎大民生,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能,聚焦基层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堵点痛点,推动形成“检察监督+行政监管+社会参与”的治理合力,助力建设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精准服务保障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需求,让温暖与关爱触手可及。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 作者:史隽 章赟 郭树合 管莹 王玲玲 曹颖频 李敏 王思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