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免费版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共筑防线,整治健康养生“假专家”乱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6 13:15:1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46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评论近些年,随着健康养生热潮兴起,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国学养生”“中医秘方”等旗号,精心包装“专家”身份,游走于大街小巷、乡村基层,以高价兜售劣质保健品。消费者一旦上当,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延误治疗,生命健康权益受到损害。整治这一乱象,既需要执法部门以雷霆手段斩断欺诈链条,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起坚固的防线。为何此类骗局屡禁不止?原因在于其手段狡猾,且钻了管理的空子。这类假冒专家伪造资质,利用一些单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近些年,随着健康养生热潮兴起,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国学养生”“中医秘方”等旗号,精心包装“专家”身份,游走于大街小巷、乡村基层,以高价兜售劣质保健品。消费者一旦上当,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延误治疗,生命健康权益受到损害。整治这一乱象,既需要执法部门以雷霆手段斩断欺诈链条,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起坚固的防线。

    为何此类骗局屡禁不止?原因在于其手段狡猾,且钻了管理的空子。这类假冒专家伪造资质,利用一些单位、社区、村镇在核验身份和活动资质时的疏漏,以“公益”之名混入。他们惯用“健康恐吓”“现身说法”等手段,让受害者难以辨别真伪。而受骗者往往因证据难寻、怕麻烦或缺乏维权意识而放弃追责。违法者即使被查,常常只是缴罚款了事,换个“马甲”又能重操旧业,导致治理陷入“打而不绝”的困境。根治这一顽疾,需发动多方力量,共同织密“防伪网”。

    扎紧篱笆,从源头严防死守。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村镇组织是防骗的第一道关口。对于任何主动上门、打着“健康讲座”“公益授课”旗号的组织和个人,要严格核实其身份和资质,不能只看复印件或只听口头承诺,必要时需打电话向有关单位进行确认。同时,要按照“谁接待、谁审核、谁负责”要求,把审核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头上。

    提升“免疫力”,挤压骗子生存空间。各级基层行政部门、涉老服务机构要加强防骗宣传,用真实发生的案例揭露骗子的话术套路,让老百姓看穿其背后的把戏。此外,技术手段的使用要跟上。鼓励平台运用智能工具,对网络直播间、健康类短视频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捕捉到“包治百病”“根治XX”等违规敏感词,立即预警并介入处理。

    重拳出击,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对于查实的保健品欺诈案件,不能进行“罚酒三杯”式的处理,而要构建更严厉的惩戒体系。一是罚要罚得痛。对主犯不仅顶格罚款,更要坚决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限制其高消费、行业准入等,让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二是赔要赔到位。建立便捷高效的“保健品欺诈维权通道”,联合司法部门、消协、法律援助机构,为受害者特别是老年受害者提供“一站式”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切实降低维权门槛和成本,努力追回损失。三是疏堵要结合。在强化监管、补好漏洞的同时,也要引导市场提供真正优质、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产品和服务,用“良币”驱逐“劣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龚晓红(公职人员)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46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