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盛夏时节,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蒋河村绿意盎然。整洁的村道向前延伸,白墙黛瓦的农舍点缀其间。盐都区人民法院义丰人民法庭干警来到该村的“蒋”和说理小院,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就地化解。
设在退休村干部家中的“蒋”和说理小院。
此前,王大姐到承接工程的老杨处做工,工程完毕后仍有9000多元工资一直未结算,王大姐向法院提起诉讼。义丰法庭在梳理案件时发现,今年以来学富镇此类劳务合同纠纷呈多发态势,遂决定多方联动,就地“调解+普法”。
当天,蒋河村党总支书记杨华、驻庭调解员与义丰法院干警共同调解此案,大家围坐在一起“说事拉理”。
“我不是故意拖欠,实在是前段时间周转不开……”
“合法签订的合同,一旦签订就有法律效力!”
“乡里乡亲的,于情于理于法,这辛苦钱不能少人家的。”
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沟通协调的过程也是法律普及的过程。一番释法明理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老杨表示会克服困难,在约定期限内支付所欠款项。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法庭干警结合劳动合同纠纷典型案例,为村民们科普相关法律知识。
“周围村子有纠纷发生,而村委会自行调解有难度的,会邀请法官提前介入,大家到小院坐一坐,一方摆情理,一方讲法理,大多能就地化解。”杨华说道。
对于这次与村干部共同开展调解的法官助理黄逸来说,每次到小院也都是一个“跟班学习”的机会,法律方面他在行,而对于农业农村常识、社情民意方面还不够了解,通过与村里“专家”实地查看、共同化解一些土地、邻里纠纷,自己也就更接地气了。
从“法庭见”到“小院见”,更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方寸小院里有着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另一番天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随手一拍,定格美好!
当欣赏风光旖旎的景色时,你会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下;
当看到触动人心的场景时,你会立刻打开摄像头录像;
随手一拍,定格人生一瞥,记录时代一景。
如果你有才华,不要低调;
如果你有故事,尽情分享!
我们将择优刊发在最高人民法院“两微一端”、天平阳光APP、人民法院报“两微一端”、《人民法院报》等全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xmt@rmfyb.cn(邮件主题请注明“随手拍作品”)
投稿内容:图片作品/视频作品+200字以内的图片说明或心得感悟+照片拍摄作者姓名及单位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法院
作者:王晓婷 姚善伟
编辑:王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