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分明这件事咋玩?有界限才能爱恨分明。有界限啥意思?就是我尊重你,但是也不惯着你那臭毛病。被尊重是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但是一味的尊重就是放纵了,孩子都成仙了,如果不尊重也不行,咱们也走不进孩子的世界,他也感受不到爱。所以要有界限,也就是哪些地方应该尊重,哪些地方不应该尊重。啥是尊重?接受对方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情绪背后那个需求。3岁之前。100%无条件的爱,幼儿园80%的爱,20%的界限。小学70%的爱,30%的界限,中学高中60%的爱,40%的界限,18岁之后,天高任鸟飞。
咋操作?既然爱的比例占大头,那咱就先击穿爱。如何爱咋爱?
A 学会闭嘴,B 学会分享,C 学会邀请,D 学会自省,E 学会点赞,F 学会真诚,G 学会借力。
首先来看A 学会闭嘴。啥意思?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减少唠叨,教导等等。比如你感冒了,很久没打针,哎,有一天你打一针它就见效,但如果感冒你就打针,感冒你就打针,有一天免疫了,不好使了。孩子也一样有一点错误,刚开始小时候你用的那些招儿好使,听话,后期呢,不听话了,再后来,叛逆出来了。想让一个孩子有主见,咱们得让人家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让孩子抓住重点,就得少说话,闭嘴之后干啥呀?多去听,一个孩子能把他内心的无助、痛苦、焦虑、委屈说出来,才能通透,而不是让这个孩子憋回去。所以多去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进入他的世界去溜达溜达,孩子为啥没有主见,为啥不开心,为啥表达能力差?不用解释都知道,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被倾听,不被否定,有表达,表达之后有肯定,孩子的思路怎么可能不清晰,别说口才了,那就是一个强大的自我,所以学习闭嘴,多去倾听。咱们当初怎么让孩子憋回去的,咱们自己觉察之后也得憋住,当初孩子比咱们厉害,有屁不让放能憋住,那才是一种境界。你看那花天天浇水可不行,恰当的时候你浇上水,时机才算成熟。
B学会分享。啥意思?分享相当于训海豚,教导相当于训猴。比如孩子不睡觉,训猴的方式几点了快点睡,明天早上还得上学,天天让我说你,孩子这个时候感觉,是被动的,没有成就感,外在的力量干进去,内在力量就会消失。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你看这多傲慢,多刚硬,我就是对的,你就是错的。咋分享?比如孩子玩手机,我过去怎么放下手机的,一次偶然的机会,眼睛变度数了15000 ,动画片也看不了了,糖也没有心情吃了。后来,你爸我呢,给自己规划每天看多少手机,从此我的眼睛看世界也清晰了,吃糖味道也变甜了,这叫做分享,而不是一犯错了,我给你毙了,拔苗助长。当孩子对事情有答案之后,他自然会做出选择,你看以前孔子咋训练学生的,他不说你应该这么干,那么做,这孔子上去就说,你怎么想的?然后学生说往东,孔子说,我分享给你,往东会遇到什么情况,什么情况,学生说往西好。孔子又说了,往西走下去,我分享给你,会遇到什么情况,什么情况。然后呢,孔子跟学生说,徒儿,你是最棒的,你自己决定吧。比如孩子数学这件事,我分享我是怎么学的,过去我走这条道儿遇到了什么情况,什么情况,有一次我走这条道遇到了什么什么情况,后来我是咋思考的?选择了哪条道?孩子在那听的可带劲了,慢慢的孩子就内化了,他自己亲自去玩数学,诶成功了,诶有成就感了,这就是分享的力量,平等,慈悲,好用,真实,有价值。
C学会邀请。为啥要邀请?第一个自驱力,如果一个孩子被邀请做事情,当他能一起做的时候,他是快乐的,自觉愿意的,有创造性,但是如果是被要求做某事,他就会不开心,不愿意,效率就低。第二个平等。我生你养你,我是你爸,我是你妈,你必须听我的,不听别吃饭了,放学也不接你了,让你见不到我,吓唬她。这东西短期好使,长久没啥用,有位差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反抗,所以平等的沟通才能彼此尊重。沟通不是是为了树立威望,不是为了掌控感,否则剩下的只是听话,或者抑郁,或者转身逃跑,或者反抗。第三个合作,合作让人温暖,指使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让他感受到孤独没有陪伴,安全感不足,而且面对问题恐惧。而且合作还能克服彼此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以上是为啥要邀请。
咋邀请具体咋操作?第一步说出邀请他的原因。第二步,希望对方具体做什么事情。第三个表达你真正的感受。比如早上妈妈说,我一会儿要上班了,希望你加速一点,马上穿衣服。我现在很着急,担心一会儿送不了你上学。你看被邀请,它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而又真诚的能量。
D学会自省。啥意思?学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抱怨世界。我们喜欢看孩子的问题,配偶的问题,世界的问题,责怪他人,推脱责任,没有担当,内心咋强大?
E学会点赞。学会点赞而不是找茬。啥意思?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太希望孩子好了,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孩子和我们期望之间的差距,控制不住自己,一眼就能看到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做错的地方。哎,不说难受,不说着急,不说受不了,但是真相是指责孩子,孩子就会反抗。所以要包容,给孩子时间去改变做的无效的这部分。要学会点赞不是找茬,也就是鼓励。咋点赞?第一步,看到对方有效的行为说出来。第二步,表达对你有啥实际用处,第三步,表达你的感受。最后一步,表达感谢。假如现在孩子舞蹈考级了,下来一个比你脸都大的证书,你咋点赞?第一步你得夸他,学舞蹈这个过程努力坚持,遇到困难不放弃,这是有效的行为,而不是夸这个证书多大,夸这个结果。
F学会真诚。啥意思?人与人相处不真诚,人家一下就能感受出来。啥是真诚?真正内心诚意的释放,不刻意,不娇柔造作,这个真实的感觉是不好修的。小孩子就真诚,他不装,所以唯有放下才能自然流淌。
G学会借力。借力是一种新鲜的感觉。父母天天唠叨,孩子有免疫力了,耳边风。外来的和尚,他才会念经。咋操作?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出去学习学习,去参加训练营,你说不一定好使,但是人家老师一说他就听。比如有的老公不爱学习,那你可以有时间带孩子,带上老头去学习一下。学习本来就是玩儿,借助第三方力量来改变。很多人听到好的课程,他不爱分享,那能行吗?那可是成长的机会。
以上ABCDEFG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如何爱?光有爱可不行,那是溺爱。把爱的比例配好了,再来配界限的比例。接下来是如何恨?也就是建立界限。
第一阶段,比如三岁之前,人家孩子要的就是地基,也就是无条件温暖和爱。哭了或者嗷嗷叫,你也别管几点了,第一时间去反馈,看看是不是饿了还是尿了,还是身体哪不舒服。百分之百的爱。
第二阶段,幼儿园。20%的界限是啥?这里面有硬界限,还有一部分是人为的界限,硬界限比如什么电了,水了,火了,热水了等等,这是硬界限。人为的界限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创造出来的。比如你有一天给她买了一个冰淇淋,突然她老高兴了,哎呀,我爸这么爱我,这种念头反复确定几次之后,因为咱们有80%的爱在呢,这一定是前提,否则你一天全是界限。孩子没有自我,天天发木,这个不用多说,80%的爱是前提。有一天孩子想要巧克力,要求合不合理,合理。能不能拒绝?恰到好处,能。告诉他一会儿要和妈妈,咱们家庭聚餐,暂时去不了超市。所以故意满足需求,增进的是感情,偶尔20%拒绝需求是为了树立界限。孩子就会说我接受,不会耍驴打滚,不会生烦恼怨恨,还能心服口服,他爸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那你说他爸不爱孩子吗?不是。我给你买冰淇淋。那他爸放纵孩子了吗?也没有,爱孩子但不放纵,这是中庸之道。
第三阶段上小学了,为啥界限还提到30%了,爱减少到70%了呢?为了第四阶段青春期的40%界限做准备,有节奏。青春期叛逆期都经历过,一个孩子晚上9点钟之前不回家,甚至夜不归宿,这是不是得有界限?恋爱可以接受,但是皮肤接触,亲嘴拥抱,这是不是应该有界限?老师过激的行为可以反抗,可以有想法,可以表达,可以辩驳,但是你得尊师重道。青春期放学回到家,可以把门关上,甚至锁上都行,家长必须尊重,但是叫你的时候,你得开门吧。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界限,他就知道尊重自己,保护自己,尊重父母、老师和这个世界,但这一切的前提离不开父母的爱,温柔而坚定,尊重而不放纵。唐僧呢,不能天天念金箍咒,这一路上,更多的是爱。悟空先拥有爱,才能爱恨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