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郝奇 张秀斌
“新河村李家兄弟俩为了土地承包费的事吵了起来,村委会和司法所数次调解不成,弟弟患脑血栓行动不便,法院能上门服务吗?”2023年4月,吉林省舒兰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接到该市天德乡司法所所长刘正祥打来的电话。
接到求助电话后,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很快便来到了当事人家中。听说法院上门调解,村民们也纷纷赶来围观。法官通过讲解土地承包政策和法律规定,让兄弟二人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加上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劝解,二人都有些不好意思,表示要各让一步,好好算算账,不再给政府和法院添麻烦。通过现场办公,法院既化解了兄弟之间的纠纷,也给在场的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舒兰法院认真落实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策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23年1月,在全省率先实现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属地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了司法智慧和力量。入驻综治中心以来,舒兰法院新收一审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0.12%,诉前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3.14%,平均审理周期同比缩短2.3天,成效明显。
创新开展多元化诉源治理
“孙大哥,今天我和咱村书记一起上门服务。有啥想法咱坐下来,好好唠一唠。”2023年4月20日,在舒兰市朝阳镇兴安村村民孙大哥家的炕头上,舒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员李福珍与兴安村书记霍云强正为闹红脸的老孙和老张调解。村书记唠着隔不断的邻里乡情,人民调解员讲着情理、法理,很快就帮二人解开了心里的疙瘩。
“法院和书记为咱的事这么上心,以后咱俩好好处,还是好哥们儿。”老孙乐呵呵地跟老张说。
在舒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员与基层网格员联手解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这得益于该院创新诉源治理的新模式。
吉林省舒兰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供图 吉林省舒兰市人民法院
舒兰法院坚持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将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地方综治中心,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深化诉源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积极探索打造“舒兰模式”,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菜单式、集约化的司法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吉林高院院长徐家新重点部署舒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工作,并作出批示,要求推动形成特色经验。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多次与舒兰市委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入驻工作的总体思路及相关事项。在吉林高院立案部门和吉林中院的悉心指导下,舒兰法院确保入驻工作方向不偏、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舒兰法院多次就入驻方案等工作情况向舒兰市委进行专题汇报,有序推进研究论证、方案出台和入驻实施等具体工作。舒兰市委在机关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腾出700余平方米办公场所,为诉讼服务中心顺利入驻奠定坚实基础。
有效提供全方位诉讼服务
舒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该市综治中心后,规划建立了诉讼服务专区、调解专区和审判专区,对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立案收费、案件分流等诉讼服务功能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为当事人提供调解、立案、开庭等“一站式”诉讼服务,推动实现就地调、就地立、就地判。
诉讼服务中心承担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立案(民商事、行政、执行)、收费、案件分流、司法确认、简案速裁、涉诉信访、法治宣传9项业务工作,设置导诉台,由导诉人员引导当事人分流办事。在原有诉讼服务窗口设置的基础上,创新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根据“社会调解先行”的理念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综治平台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案件分流至入驻综治中心的有关部门或调解组织进行处置,实现“一窗受理、精准分流”。
推动实现“一站式”纠纷调处
舒兰法院新组建以6名员额法官为核心的简案速裁团队,并进驻综治中心。对于当事人不接受调解或经调解组织调解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案件,诉讼服务中心登记立案,进行繁简分流,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及时由速裁团队进行审理。速裁团队入驻后,共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56件,平均审理天数14.3天,审判质效优于全院整体水平。
舒兰法院充分调动各类解纷力量,以综治平台为依托,强化与法院调解平台的机制对接、人员对接和保障对接,积极推进社区干部、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及其他基层解纷人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结合“法官进网格”“百姓说事·法官说法”等工作,舒兰法院助力打造“法院设点、网格牵线、社区成片”的“点、线、片”矛盾解决模式,对重特大矛盾纠纷建立以法官、人民调解员、援助律师为主体,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3+X”会商研判机制。截至目前,舒兰法院诉前调解案件696件,调解成功688件,调解成功率为98.85%。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为13.42天,诉前调解导出率为78.54%,相关指标位居吉林省基层法院前列。
助力打造高水平数字正义
2023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的张某通过网上立案起诉舒兰市朝阳镇远景村村民吕某,索要欠款2.8万元。诉讼期间,张某通过互联网提交了财产查询申请书和财产保全申请书,法院根据张某的申请,对吕某电子支付账户中的财产进行了查封和冻结。最终,通过网上开庭,远隔数千公里的两人达成调解协议,张某申请解除了对吕某财产的保全,吕某偿还了张某全部欠款。这起案件从立案、交费、保全到开庭,再到调解协议的履行,全部诉讼环节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
舒兰法院深入推行网上立案、网上审理、智慧执行等诉讼服务,引导当事人网上办理查询、交费等诉讼业务。入驻综治中心以来,舒兰法院网上立案791件,网上立案率达99.36%,网上交费394件,音视频调解509件,互联网庭审126件次,真正让数据“领跑”,让当事人“零跑”。
依托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舒兰法院以“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为思路,推动综治中心网络平台与法院诉讼服务系统互联互通。法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三级综治中心力量,将其嵌入审判团队,由法官、人民调解员、三级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搭建“1+1+1”多元化解运行新模式,建立能调则调、当裁则裁、衔接顺畅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力求让案件加速流转、减少中转、防止空转。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3年第18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28期
编辑/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