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到此生必读的书目时,很多大作家都推荐了《金蔷薇》,这不禁让我有些好奇,究竟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原来这是一本散文集,它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这是一本谈论创作的书,但并非以枯燥乏味的理论来让读者信服,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通过生动的事例将创作经验融入其中,如春风化雨般,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匪浅。
戴骢译本的文字非常优美,让人一读就舍不得放下。书开头的部分,有著名作家周国平老师的读后感,这更像是一个彩蛋,给人无限惊喜。
书的第一篇《珍贵的尘土》,即是《金蔷薇》这本书书名的由来。
故事讲述了,在巴黎,一个名叫让•夏米的人,他年轻时曾应征入伍,但因为患了严重的疟疾,还没有打过一次仗,就被遣送回国了。他的团长是个鳏夫,托他把自己年幼的女儿苏珊娜带回法国。
漫长的旅途十分沉闷无聊。看着小姑娘终日一言不发,夏米很想逗她开心,于是就讲起了自己人生的故事。在他看来平淡无奇的事情,没想到,小姑娘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夏米讲到了一个关于金蔷薇的故事。那是他村里的一个老妇人,拥有一枚珍贵的金子打成的蔷薇。尽管日子十分困苦,老人却始终不愿意拿金蔷薇去换钱,因为她坚信,金蔷薇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果然后来,老人的儿子回来了,他是个非常有名的画家,随便一画都能卖出不菲的价格,老人因此过上了好日子。
这个故事让苏珊娜十分着迷。回到法国后,苏珊娜被寄养在她姑妈家,被迫与夏米分离。
而夏米此后的日子,也过得十分穷困潦倒。他孤身一人,成了一名清洁工,但他对苏珊娜的思念,却从来不曾消减半分。
偶然的机会,两人重逢,却是在苏珊娜被情人抛弃,最伤心欲绝的时候。夏米将姑娘带回家。那短暂的五天里,他仿佛觉得日子都如宝石般闪闪发亮,幸福的感觉漫溢心头。
在夏米的努力下,苏珊娜和情人重修于好。临别前,苏珊娜说起,假如自己也能得到一朵金蔷薇,那么幸运就会陪伴左右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为了苏珊娜,夏米决定行动起来。因为他工作的场所包含了一家首饰作坊,他知道,那些被废弃的尘土中,一定会有小小的金粉。
他于是不辞辛苦地将尘土收集起来,背回家。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他小心地筛出灰尘中的点点金粉。日积月累之后,他终于得到了一块小小的金锭,他找金匠把它加工成了一枚金灿灿的金蔷薇。
但那时候,苏珊娜已离开了法国,也不知道她确切的地址。看着自己镜中那皮肤松弛、干瘪、灰不溜丢的脸,夏米忽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是失去了精神支柱,他的心脏,不久就停止了跳动。
给他加工金蔷薇的工匠拿走了那朵金蔷薇,卖给了一个年老的文学家。
听了那个感人的故事,老文学家不无感触地写道:“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是一粒粒金粉。”
“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我们写作,最终的愿望,或许就是为了获得那朵金蔷薇。但世上,哪有一蹴而就的事呢?不停地阅读、观察、思考、写作,不断地积累素材,就像从尘土中筛出那点点的金粉,假以时日,终将能得到那朵独属于自己的金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