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者感评之十五:读《邙岭老屋》,品红色基因
2024-01-12 10:28  浏览:96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免费版”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免费版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读《邙岭老屋》

品红色基因


接家族妹妹忆群著的新书《邙岭老屋》,有种亲切感, 自家人写自家事,又使我从中读到一些以前未知的信息,不由就一气读下去,读后感触多多。


家乡邙山的张岭村,明永乐年间开埠的古村,现存乾隆年间修建的卷棚式张氏宗祠,是中原少有的古建筑。内里碑刻文字,记述了我张家先祖几百年的漫漫长路。先祖从山西翼城奉旨迁至,曲曲折折造就了其灵魂和体魂。传说先祖从武,与张三丰同一师傅,祖业传递,曾暂屈温县与同人创立太极拳,为民健身贡献心力,当时未被人们理解,愤而南渡黄河,达邙岭(原名马驮岭)。始率全家男耕女作,又传袭华夏文化,到第三代时,九个孙辈,三人考上进士,一人成为将军。我张氏七门祖张暄考得进士,后任户部财务主官。之后多代被誉书香门第,老屋之家秉继先祖传统,更以"清宁和"作为家训,满怀家国情怀,在浩荡混浊的时势里,清醒以后的道路,促亲人进入革命队伍,以大无畏的精神参与救国救民,成为邙岭山村又一面飘扬在人们心目中的旗帜。

忆群的《邙岭老屋》出世,适当其时也。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国势人心都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化 ,优秀文化指导下的红色基因亟待发扬光大,以惊觉后人感受当今中国成就来之不易,万不可学李自成进京,便心猿意马,云里雾里追逐私私,以失去获得的天下,重入昔日的黑暗年华。

我也曾写过几段老屋相关英杰的史迹,均属人云亦云,从老屋后人口中获得的材料很有限,看了忆群的老屋篇,似得大悟,看清了一泓清流的源脉。


老屋昔人已远去,留有老屋情悠悠。那里过去的人,过去人在那里发生的故事,是可以向后人传说的。好在,各级政府和政府中的远见卓识的领导,看到了老屋缭绕的音韵与深沉,懂得了老屋是可提振后人奋发向上精神的良媒,已投资把老屋改造成了一隅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不少人已被一种磁力吸引于此,感悟黑沉沉岁月有志的老屋主人张荫南一家追逐光明路的意气风发,从而思索当今吾人吾志吾事,继续抖擞精神,为中国伟大的复兴事业贡献出最恳诚的力量。《邙岭老屋》亦似一个历史老人或者优秀的导游员,通过栩栩如生的昔人故事,带领旅游客人领略老屋深处的内涵。


张岭村是一个大村,现村内五千余口人,自然古来也有磕磕绊绊的矛盾,亦有各色人等,也难免三人成虎的事。对于张荫南家事,民国时即有逆施者不舒服,以为是不顺时任政府,有大逆不道之嫌,曾散布抺黑的谣言。比如,有人说,旧时张荫南脚踩两只船,国民党里亦安置有人,以防局势变化对己不利。张荫南长子张九如确实不是共产党人,但其在河南大学当教授,也是心向光明的一路人,是民盟成员,曾帮助救助过地下党员王国权先生(后曾任热河省委书记、省长,中驻东德大使馆大使、民政部常务副部长等职)等人。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运动" 中张九如受过挫折,被人误解,拨乱反正后一切沉冰释解 ,获得了组织上极高的评价。

革命是一种正义品德广种深收的行为,也是个人参与改造社会的一种基本的支撑力量。忆群妹的《邙岭老屋》揭示了张荫南家族追求光明天下的一段历史,相信随着老屋这个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开放,书中散发的红色基因会进一步扩散感染有良知的人们,提振人们的奋发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献上更多的光和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张鑫琦



01

图书信息

书名:邙岭老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书号:978-7-5032-6826-7

作者:张忆群

定价:86.00元(全2册)

02

内容简介

《邙岭老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张家邙岭老屋的第五代后人,张克刚老人的孙女、张虚的女儿张忆群整理出版的反映老屋过去100多年来几代人,从清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家族历程的上下册书。

上册主要介绍“邙岭老屋”,以及老屋的传人和传奇故事;下册主要集结了张荫南后代撰写的部分诗文,这些诗文传承了家教家风,传递了亲情友情,告诉张家的后人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是张荫南后代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通过对张家几代人充满传奇色彩的家族故事和心路历程的描写,反映了老屋100多年来从“忠君爱民”传统家风向“爱党爱民”红色家风的不断转变过程,既有利于老屋后人赓续老屋精神,也为新时代全社会促进优良家风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例子。



发布人:fcae****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