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建设如何推进,取得了哪些成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近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交流会上,有关医院管理者、业内人士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探讨交流。
行为准则九条
当患者进入诊室时,主诊医生应主动和患者打招呼;在确定手术与治疗方案前,医疗组长应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当患者或者员工需要咨询时,应停下脚步,热情耐心地提供咨询与帮助;随时都有一本正在阅读的书……谈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员工文化行为准则九条》,该院党委副书记申文武介绍,医院员工文化行为准则的制定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反复讨论,在全院凝聚了共识,从最初的660条精简优化成只关注关键行为的9条文化行为准则。
“这些条目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起眼,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每天都能做到吗?可能不一定。希望通过这些行为准则的提醒,让大家一起长期坚持。久而久之,优良文化价值理念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医院工作与员工行为。”申文武说。
《员工文化行为准则九条》出台后,华西医院通过集中发布、持续学习等方式,向全院告知文化行为准则内容,利用全院电视晨会对准则进行全文播发,确保每位员工知晓准则内容和释义。申文武介绍,为了强化员工践行准则等意识,医院以漫画、海报、宣传栏等形式对9条文化行为准则进行展示;及时发掘行为准则实践典范,逐条深度报道践行准则优秀故事,引导全院员工向榜样学习。
医生工作年报
全年第一天接诊的患者、接诊年纪最大的患者、接诊最晚的时间、全年接诊患者量、互联网医院门诊量……这些信息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生工作年报里一一呈现。
“医生的辛劳和付出需要让医院记住、让患者看到,医生工作年报是一种很好的体现方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郑宁介绍,该院对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进医学人文建设,积极营造“时时”“处处”“人人”关注人文的氛围。自2021年起推出的医生工作年报用一个个具体数字勾勒了医务人员守护生命、守护健康的图景。
“华山医院一些深度融合型临床专科将医学人文厚植其中,在解决患者诊疗难题的同时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让大家透过医院看到了文化的光芒。”郑宁举例说,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垂体疾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中心之一,该院成立的垂体瘤多学科诊治融合病房暨“华山·金垂体”多学科融合病房,在进行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同时,也积极加强相应的人文建设,形成了“金垂体”学科独特的人文叙事体系。比如,病房整体设计成“垂体造型”、“金垂体”原创歌曲、绘画艺术呈现的科普走廊等。
此外,华山医院还设立医学人文与叙事医学基地,举办人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以这些形式鼓励医护人员关注患者需求。
文化的力量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要求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这标志着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已经从理念层面上升为制度设计,需要医院全员参与共建新文化格局,让文化的基因浸润学科建设、质量安全、诊疗服务、人才培养等每个环节、每个角落。
“医院文化建设不是锦上添花的选择题,而是筑牢信仰之基、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答题。”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正赤表示,医学人文精神始终是引导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要将人文素养的培育融入医务人员成长的全过程,以饱含温暖的诊疗行为,在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架设信息的桥梁。
“医院文化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文化工作做实,以文化认同引领行动自觉,使之成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内生动力、核心竞争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党校李喜琴研究员认为,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长期坚持,不断传承和发扬。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首届会长陈啸宏指出,“生命至上”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主导思想,文化自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底蕴,守正创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生命。医院文化建设就是要用党建进行统领,用文化建设促进医院进一步的改革发展创新。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医院文化建设要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我们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融入每一次诊疗操作,把大医精诚的追求注入每一项技术创新中,把医者仁心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位患者,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筑牢文化根基,大力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公立医院新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托举起健康中国的壮美画卷。”李正赤说出了很多人的切身感受与希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辑:秦明睿
校对:李诗尧
审核:管仲瑶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CKC0HZF】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