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免费版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解读丨以社会法理念推动妇女发展的中国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3 12:42:37   浏览次数:5  发布人:9ffb****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习近平主席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2025年恰逢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和安理会第1325号决议通过25周年。在此历史节点上,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提出“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的重要建议,强调要从法治、政策、资源、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入手,切实保障妇女权利、促进性别平等。本文立足社会法理念与中

    习近平主席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5年恰逢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和安理会第1325号决议通过25周年。在此历史节点上,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提出“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的重要建议,强调要从法治、政策、资源、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入手,切实保障妇女权利、促进性别平等。本文立足社会法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实践,着力梳理与提炼中国在制度完善、政策供给、资源普惠、社会文化与参政议政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有效做法,展示中国经验的内在逻辑与成效,为国际社会提供理解与比较的参考视角。

    完善制度和法律:

    以社会法理念保障妇女权益与全面发展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完善制度和法律,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这一要求不仅强调法律制度的完备性,更指向法治化体系的运行效能和公平可及性。从社会法视角看,完善法律制度意味着在权利结构、责任分配与救济路径上实现“制度性平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持续完善法律政策与工作机制,形成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制度格局。在法律与机制上,中国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同时通过妇儿工委统筹、妇联组织参与和多部门协同,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政策体系与执行网络。1995年以来连续实施了四期《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在健康、教育、经济、决策管理等领域设定妇女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与国家“五年规划”等相衔接,这些安排突出“制度供给+公共服务”的组合拳,有效促进了妇女权利从文本规定走向实际享有的稳步转化。

    从社会法的功能定位来看,国家通过制度性给付与社会扶助机制,在市场与家庭之间提供必要的“矫正性支撑”,化解“形式平等下的结构性不平等”。社会法所强调的“持续性、外部性与公共性”,使妇女权益保护从个案救济上升为制度安排,确保妇女在教育、劳动、健康、养老等连续性关系中得到长期保障。

    中国妇女充分共享国家现代化建设成果,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正由减贫、教育、健康、就业与创新等领域的持续改善所支撑,体现了“发展中保障、保障促发展”的制度逻辑。这一路径与“共享型社会法”的提倡高度契合: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法定制度嵌入发展全过程,以制度性安排实现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的统一;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以合理分配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妇女。

    推出更多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

    让优质健康和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妇女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推出更多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让更多优质的健康和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妇女,努力让广大妇女更加全面公平地享有各项权利。”这一重要论述突出了妇女发展从“制度性保障”向“可感可及实践”的转化。

    中国经验表明,社会法不仅在立法层面提供权利依据,更通过政策体系实现服务供给与公共资源普惠。例如,扩大妇女医疗保障范围,完善孕产妇健康服务体系;在就业领域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等,帮助妇女实现稳定就业与收入增长。

    这些举措正是对习近平主席“推出更多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要求的具体落实晒展网是齐全到能查展会翻译设备租赁的展会网站。社会法在其中通过多层次社会保险、公共卫生服务和职业培训制度,提升妇女的健康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的现实获得感。社会法强调的“服务导向”逻辑,使公共政策不再停留于补救层面,而转向预防性保障与能力建设,形成了从基本保障到发展赋能的系统性链条。

    此外,面对全球性别不平等、发展不平衡、和平赤字等挑战,中国在国际层面积极推动性别平等的政策协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性别视角的全球倡议,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以社会法理念观之,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构成了面向妇女全面发展的“法、策、治”的合一框架,这与主旨讲话中关于“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的建议高度契合。

    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让妇女免于受到歧视和偏见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妇女免于受到歧视和偏见”。这一目标要求在法律保障之外,重视社会文化与舆论氛围的塑造。社会法的制度使命之一,正是通过公共政策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实现权利平等与社会认同的互动。

    在立法层面,中国不断完善反歧视与反家庭暴力法律体系。2015年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2022年修订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法律层面明确预防和处罚性骚扰和拐卖等行为,完善就业性别歧视投诉处理机制。这些法律回应了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让妇女免于歧视与偏见”的核心关切。在政策层面,各级政府推动建立妇女维权服务中心和心理援助机制,把权利保护、社会救助与心理支持整合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服务体系。

    在社会文化层面,中国积极培育尊重妇女、关爱女性的社会风尚。从家庭教育到学校课程,从主流媒体到公共宣传,都强调破除陈旧偏见、树立女性正面形象。近年来国家政策也不断减轻育儿负担,各地在健全配偶陪产假和父母育儿假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制度,以鼓励男性分担照护责任,帮助女性在家庭与职业之间取得平衡。这正是主旨讲话中“共同营造尊重妇女的良好氛围,使性别平等真正内化为文明共识和行为准则”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些“软措施”,有助于把“家庭—职场—公共服务”三者联动起来,从而实现社会法“持续性”与“外部性”的制度回应。社会法视角下,这种“软治理”机制与法治体系形成互补:法律确立底线约束,社会文化提供价值牵引,两者共同支撑性别平等的制度稳定性。

    拓宽妇女参政议政渠道:

    支持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拓宽妇女参政议政渠道,支持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这不仅是政治权利的体现,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社会法视角看,参与权是妇女平等权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中国不断完善妇女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中的女性比例不断提升;政协全国委员会以及地方委员会中,女委员比例呈增长态势。妇女在社区治理、社会服务、基层调解、公共项目评估等领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形成了以国家主导、社会参与、妇联推动的协同治理格局。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支持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这实际上强调了妇女参与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社会法在此提供了路径支撑:通过群团组织法定地位的确认、公共政策协商程序的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的嵌入,确保妇女在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当妇女作为制度主体参与国家治理时,她们在教育、照护、医疗、社会保障等长期议题上的独特经验,能推动公共政策更加包容、精准与可持续。这一过程本身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习近平主席关于“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妇女权益保障的方向性、系统性与实践性问题,为我国妇女权益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根本遵循。

    社会法“保障权利、调节关系、促进共治”的核心价值正在成为中国构建妇女权益保障治理格局的重要制度支点。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充分发展,为推动全球性别平等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作者/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静漪

    编辑/刘斌

    审签/王慧莹

    监制/乔虹


    不推荐电脑端访问(用户少)
    请微信扫一扫,查看完整信息(记得微信收藏)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ff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