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到了吗?
海淀上地地区的环境
近来发生了一些变化
城市颜值UP UP UP
居民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
这些美丽的变化
得益于
一体化“公共空间城市管理”服务的实施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今年9月,一体化“公共空间城市管理”服务正式在海淀区上地街道试点运作,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统筹推进,联动上地街道与海淀市政集团,通过“一个机制、一套系统、一支队伍”,打破以往同一区域多个作业单元传统作业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由人员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实现公共空间作业全覆盖、精细化、常态化,助力城市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以往需要协调多个部门进行作业,如今一支队伍解决问题,这是试点一体化‘公共空间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带来的新变化。”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一体化“公共空间城市管理”服务,以上地街道为试点,通过整合环卫、园林、路政等多部门资源,AI赋能城市运营服务,打造“管理+服务+运营+智慧”的城市高效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一揽子解决城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整合归一” 释放管理动能
△路面修缮、清洁一体化作业
“比如,地铁西二旗站B口,存在步道砖风化破损问题,影响市民出行和城市形象,我们统一调度,从用砖准备、路面修缮,再到恢复路面环境卫生,全部实行一体化作业,克服高峰期的人流压力,圆满完成了工作,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美观的出行条件。”集团工作人员说道。
△机扫车
在一体化作业框架下,市政集团对环境秩序、道路保洁及养护、绿地保洁及养护、应急保障处置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标准化重塑,每一项作业都遵循着严格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原来在一个行政区域,有多个作业部门负责各自分工,现在同一区域内,简化到了一个管理主体、一个作业主体。
一体化作业模式高效整合了日常巡回保洁人员的资源,充分弥补了过往巡查力量薄弱的不足,打破以往同一区域多个作业单元传统作业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由人员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实现公共空间作业全覆盖、精细化、常态化,助力城市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数字赋能” 深化多元共治
以数字化、智慧化带动城市管理精细化,依托市政集团“试点区域智能运营平台”,包含AI智能巡检、案件处理、指挥调度三项功能,实现作业全流程的可视化、智能化闭环管理,快速解决城市一件事。同时,平台逐步汇聚市、区有关环境检查考评系统数据,形成试点地区环境综合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靶向聚焦,为区域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一体化“公共空间城市管理”服务还注重与市民的互动和沟通,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确保城市管理更加贴近市民的需求和期望。
△AI巡逻车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AI巡逻车,它具有的自动报告和工单派发机制,确保问题得到高效、精准的解决,让城市管理更加‘耳聪目明’。”现场看到,AI巡逻车可以按周期性计划路线进行巡逻,车载摄像头捕捉到路边有塑料袋垃圾,AI巡逻车自动上报事件到智能运营平台形成工单,系统自动派发工单到最近的作业网格员,作业人员就近接到工单后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拍照提交系统,后台系统支持对工单的作业质量进行抽查和AI自动验收,通过对比作业前后照片、作业人员轨迹、作业时长等信息进行算法自动验收,通过“数字赋能”,深化多元共治。
“绣花功夫” 提升城市品质
此外,上地地区被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均配备专业团队,手持定位工牌与检查记录仪,加上AI视频巡逻车,形成全方位监控体系,覆盖式检查各作业板块、环境秩序等城市治理问题。
一体化道路保洁作业含有62条道路及4座天桥,按照网格划分部署日常保洁作业人员121名,网格内作业人员不限于本专业的工作内容,打破业务壁垒,提升现场任务处置效率。日常保洁网格员作为“块”,在道路上除负责日常保洁外,还负责道路上共享单车等非机动车等秩序维护、雨水箅子清掏、城市家具擦拭、道路巡查、绿地巡查以及应急保障等工作,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园林养护
“此前,上地东路绿地杂草丛生,影响着居民的出行和周边环境,一体化‘公共空间城市管理’服务实施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制定方案、开展工作,不仅清除了杂草,还进行补植增绿,绿化美化再提升。”通过此次整治,区域环境得到了改善,实现了从“无人管”到“有人管”、再到“管得好”的转变。
△秩序维护、“城市家具”擦拭一体化作业
一体化“公共空间城市管理”服务是海淀区在城市管理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等措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城市服务,同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海淀”样板。未来,该模式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我区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贡献更多力量。
文/摄:旭日
动图:钱正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