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黑龙江林甸县:扫清“绊脚石”,畅通“幸福路”
2025-08-27 22:25  浏览:31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免费版”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免费版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突发问题是导致农村群众增加返贫致贫风险的重要因素。为了在应对这些情况时做到防患未然、标本兼治,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深入推进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分层分类帮扶、多维度风险消除机制,切实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林甸县鹤鸣湖镇建设村村民顾有正在进行垃圾转运作业。

01

构建“立体化”监测网

林甸县鹤鸣湖镇建设村村民顾有一家三口人,原本生活和谐幸福。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他的妻子被检查出患有股骨头坏死,导致家庭劳动力减少、医疗刚性支出大幅增加,面临致贫风险。在该户遭受疾病困扰之际,建设村通过行业部门预警和入户排查及时发现了他家的特殊情况,对其启动了监测户识别程序。

“幸好村里帮我们一家解了燃眉之急。”顾有介绍,他家在被识别为监测户后,当地对其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医疗帮扶政策,村里还将他聘为了公益岗保洁员,帮助他家顺利走出困境,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不是个例。近年来,为解决风险发现难、发现晚的问题,林甸县持续开展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专项行动,着力完善“三个机制”,构建“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的立体化监测网络,基本实现了返贫致贫风险的早发现、早响应、早预警、早纳入。

“三个机制”分别指群众诉求直通机制、部门数据预警机制、干部常态化走访机制。依托这些机制,林甸县打通了本人申请、“一键申报”、监测热线等自主申报渠道,村级建立快速响应、实地核查制度,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医保、民政、卫健等多个部门每月5日前推送返贫致贫风险预警信息,由牵头部门筛查比对后反馈给乡村“点对点”入户核实,有风险的立即启动纳入程序,实现了从“人找人”向“数据找人”的转变。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网格化+面对面”常态化走访,对患有大病、新增低保、重度残疾人、危房改造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监测,通过走访到位推动风险发现到位。

“按照工作要求,我们一直在进行常态化入户走访,即使对于不在家的农户,我们也一定会电话联系到位。”林甸县鹤鸣湖镇建设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韩大龙表示,今后他将带领驻村工作队持续深入走访,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农户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

02

实施“精准化”帮扶工程

“监测户既要监测,更要帮扶。县里和镇里都要求我们必须对监测对象‘量身定制’帮扶计划,确保帮扶措施管用够用。县里对于监测对象的政策‘工具箱’很充实,对基层如何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的要求也很具体,这样我们开展工作就有抓手了。”林甸县鹤鸣湖镇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李晓东说。

为指导各级对监测户及时帮扶、精准帮扶,林甸县组织各部门认真梳理现有帮扶政策,根据劳动能力、发展需求等情况梳理13方面97项帮扶措施,制作了帮扶政策“工具箱”,构建了分层分类帮扶政策体系。同时,该县深入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等专项行动,为落实“工具箱”内的各项措施提供有力保障。过渡期以来,林甸县投入资金5.68亿元,建设帮扶产业项目100个,更好地惠及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

“对有劳动能力户注重激发其内生动力,全面落实小额信贷、公益性岗位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无劳动能力户落实低保提标、收益分红、特困救助等兜底式帮扶措施,对因学因病因灾等复合型风险户采取组合措施。”林甸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干部王凤仙说,林甸县对监测对象的帮扶全程开展跟踪问效,要求各地须对新识别的监测对象在10天内完成帮扶计划制定和措施申报;组织相关行业部门指导乡村重点抓好帮扶政策落实,确保医疗救助、“雨露计划”等帮扶措施快速办理、落实落地,并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跟踪核查。

林甸县四合乡联合村村民徐玉良正是该县“精准化”帮扶工程的一名受益者。2019年9月,他因患脑梗、高血压等病被识别为监测对象,及时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一整套针对性帮扶措施。村里经与徐玉良沟通,了解到其有发展庭院经济的想法,村“两委”结合实际先后帮助其利用庭院小园种植了赤松茸、勾勾黄、黏玉米。他的妻子在院子里养殖大鹅和小笨鸡,通过卖小园产出物、笨鸡蛋和鹅蛋增加收入。同时,他成功应聘公益岗保洁员,从事路边绿化、村道垃圾清理、冬季道路清雪等工作。如今,徐玉良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03

健全“动态化”清零机制

“风险消除是对监测对象稳定增收、生活保障等情况的全方位评估,也是他们走向更好生活的标志。在监测对象消除风险后,我们仍会重点关注,防止出现新的返贫致贫风险。”林甸县林甸镇长青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朱洪武说,这是县里对基层干部的明确要求。

长青村村民刘洪宝的经历正是林甸县动态化把控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情况的真实写照。2021年,刘洪宝因患脑瘤被识别为监测对象,村里为他精准落实了健康帮扶、综合保障、公益岗位等帮扶政策,并为其儿子申请了“雨露计划”。在2024年,刘洪宝家的风险得到有效消除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仍然对他家重点关注、常态化走访,继续帮助其增收致富,为其妻子联系了在县苗圃打零工的务工岗位,月收入近2000元;延续落实“雨露计划”补助政策,为其儿子上学消除了后顾之忧;此外,长青村鼓励刘洪宝发展庭院经济,并按照《林甸县增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内生发展动力奖励补助办法》要求,为刘洪宝落实了庭院养殖奖补。“多亏村里帮忙,给了这么好的政策,现在家里收入不愁,孩子之后还想着继续深造,生活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了。”刘洪宝说。

实践中,为提高监测户风险消除质量,确保监测对象风险稳定消除、动态清零,林甸县在研判监测对象是否可以稳定消除风险时始终坚持:“收入稳定超过黑龙江省防止返贫监测范围、‘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或自然消除,且不存在新增返贫致贫风险。”

“首先是严格把控收入稳定性指标。对已纳入监测的农户定期走访掌握收入情况,确保其收入持续稳定超过当年监测范围,且收入稳定时间不少于半年。”林甸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新国说,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6849元,同比增长6.69%。为全面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林甸县教育、卫健、住建、水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定期核查监测对象政策落实情况,确保监测对象“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为严格执行风险点消除标准,该县对风险未消除户开展“过筛子”回访,找准风险未消除的具体原因,确保监测对象保质保量“动态清零”。

实践中,林甸县深刻认识到,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是各级党委、政府毫不动摇的政治责任。当下,该县已将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融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正在锚定任务目标,靶向发力,毫不松懈地推进监测对象识别、帮扶、风险消除各个环节持续细化、优化、升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来 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6期

总监制: 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发布人:d39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