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段是关于孙玉厚的,“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活够了。从一生下到现在,五十二年来,他没有过几天快活日子。他之所以还活着,不是指望自己今生一世享什么福,而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子女。只要儿女们能活得好一些,他受罪一辈子也心甘情愿。他是个没本事的农民,不可能让孩子们在这世界上生活得更体面。他只是拼老命挣扎,让后人们像一般庄稼人那样不缺吃少穿就心满意足了。但是,这年头,他在这土地上都快把自己的血汗洒干了,家里的光景还是像筛子一样到处是窟窿眼。”。
这段描写真实的反映了那个年代朴实老百姓生活的艰难,为人父母的挣扎与无奈,他们心中永远活的没有自我,为了子女活得好一些,甘愿受罪。同时也让人领悟到个人即使再努力,也无法突破环境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