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进入初中后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每个班都有那种看似不甚用功,但成绩始终领先的孩子,甚至在班里年级都是名列前茅。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们不禁疑惑:为何自己孩子怎么努力都难以追赶?其实,这种现象背后有迹可循。
如果把中考比作一场长跑,这些孩子往往并非起跑线上的竞争对手,更不是在同一个速度。大多数孩子在提前预习,这是他们能够理解新知识快人一步的关键。
英语、语文这类学科,知识点需要积累,而且这些积累的知识点会伴随孩子成长。初一记住的知识点,到初二、初三乃至高中仍会发挥作用。有些孩子在之前就坚持积累,看似与他人的分数差距不大,但实际上,差距并非一星半点。
此外,学习效率也因人而异。高分优等生往往有一种数学学霸的自信和信念,看问题如鱼得水。而低分学生可能在这方面稍逊一筹。想要轻松学习并且取得好成绩,其实有三条路可走。
首先,要建立自主学习能力,提前走在学习前列。这样,成绩自然也会走在大多数同学的前面。其次,要每天坚持文科知识的积累,比如英语、语文的零散知识点。这将成为孩子长久成绩的护城河。最后,不要对主科有所低估。提高主科的成绩,不仅会减少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还会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限制性信念”,它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如果我们认为某个科目很难,就会对其产生抵触甚至烦躁的情绪,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相反,如果我们觉得某个科目很简单,就会产生亲切感和愉悦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建立自主学习能力,坚持文科知识的积累,并对主科有更高的期待。这样,孩子们不仅会学得轻松,而且有望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