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为人处世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人要善良,做事会忍让。
为人善良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忍让可以缓解矛盾,和谐地处理问题。
善良是美德,是修养,懂善良的人通常乐于助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忍让是宽容,是气度,懂忍让的人都有大格局,能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坦然面对。
但善良不是傻,忍让也不是无底线,适当的善良和忍让是相处的润滑油,一旦毫无底线,只会为自己带来伤害。
所以说,人可以老实守本分,但是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尤其是在下面这三个时候,必须露出锋芒,展现硬气!
被强人所难的时候
硬气一点
面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请求,我们本就有拒绝的权利。
太过老实的人,即使对方在为难自己,也会勉强答应对方的请求。结果却是成全了别人,伤害了自己。
然而,他们一味的“委屈自己”,换来的,并不是他人的感激,反而是他人得寸进尺的要求。
对于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难处的人,付出的再多,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只有学会替自己着想,敢于拒绝对方的“不合理请求”,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
面对控制欲太强的人,我们越是软弱、妥协,他们就越会变本加厉。
只有硬气一点,敢于反抗,才能维护好本属于自己的选择权。
被损害利益的时候
硬气一点
中国人大多都经受过良好的教育,会发自内心地遵从仁义道德,为人谦和,少与人争锋。
确实,适度忍让能让自己的生活少很多摩擦,少浪费很多精力,这是对的。但过于遵守这些死板的道理,什么事都忍让或者过度忍让,就会被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
真正聪明的人,既不会平白占别人的便宜,也不会随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他人没有止境的欲望。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损害我们利益的时候,不过是在试探我们的态度罢了。
如果我们及时维护自身的利益,那么,他便会有所收敛;反之,如果我们总是“吃哑巴亏”,步步忍让,那么,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过分。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个人只有维护好自身的利益,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也才能避免无意义的纠缠与矛盾。
遭人践踏尊严的时候
硬气一点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通情达理的。
遇到有些人的挑衅,我们退后一步,也许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而有些人看到我们“退后了一步”,不但不会适可而止,反而还会更加放肆。
这样的人,其实就是把我们的“退让”,看作是懦弱了。遇到这类人,我们只有亮出自己的锋芒,敢于去对抗,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宁静。
事实上,一个人想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好惹”的人。
当你的善良长出了牙齿,你便会发现,那些蛮不讲理的人,也开始变得温文尔雅了。
愿你我,既有慈悲心,也能有霹雳手段。
本期封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
● 反邪专区
● 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