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人生最大的一次刺激”让她造出“中国芯”丨 黄令仪
2024-10-13 20:28  浏览:627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免费版”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免费版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3年前的今天,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45周年庆祝大会上,李国杰院士郑重宣布我国首款通用式“中国芯”——“龙芯”(GODSON)CPU验证芯片问世。次年,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成功结束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历史。

国产芯片的问世离不开我国微电子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黄令仪的坚守奋斗和一段心酸的经历。


黄令仪在龙芯办公室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1989年,黄令仪被公派到美国一家公司进行合作,在这里,她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刺激”。

那年11月,加州拉斯维加斯有一个国际芯片的展览会,她在那里参观了一周,几乎跑遍了成千上万的摊位,却找不到一家中国的摊位。

黄令仪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几个国人手中拿着长城公司的塑料袋,她立马迎上去,亲切地问:“你们是来参展的吧?”

“不,是来参观的。”

黄令仪心中猛然一震,只有她最明白,1963年我国的集成电路的研究水平与国外是同步的啊!为什么现在却有这么大差距?

黄令仪既震惊又心痛,于是,她在心里更坚定了研制“中国芯”的信念。

“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黄令仪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一定要设计出一块高水平的芯片,来参加世界级的展览,让外界看到中国的科技崛起!”

回国后,黄令仪痛定思痛,愈加潜心地学习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知识。历时多年努力,黄令仪设计的芯片终于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上获评银奖。

后来,已经60多岁的黄令仪,放弃了稳定的退休生活,带着4名研究生毅然选择加入龙芯研发团队,成为项目负责人。

此后,从“无芯”到“有芯”,再到超越国际平均水平、令复兴号动车实现100%国产化,黄令仪带领技术团队加班加点,不畏劳苦,攻坚克难,“龙芯1号”到“龙芯3号”,一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


“龙芯3号”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回顾黄令仪的科研历程,这位耄耋老人用瘦弱的身躯挺起民族的脊梁,用一颗最纯粹的中国心打造出最硬核的“中国芯”,向世界证明中国能做自己的CPU、中国能用自己的CPU。

参考资料:

[1]一个柔弱的女性,一块最硬的骨头[OL].《南风窗》杂志第20期.2024.10.1

[2]龙芯团队:历时十八年 把“不可能”变为现实[OL].人民日报.2019.6.17

[3]黄令仪:只为一颗跳动的“中国芯”[OL].中国科学报.2023.12.9

[4]“龙芯之母”黄令仪:每年为国节省2万亿[OL].《中关村》杂志.2023.7


发布人:52d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