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为什么学大篆
2024-01-15 12:00  浏览:63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免费版”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免费版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为什么要学大篆,这是我看到最好的说法:

大篆,是先秦文字的书法学总称,与秦统一后官方文字小篆相对应。

大篆与小篆相比,更难以辨识。目前书法人学习的大篆,主要指西周时期的金文,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其中有些字只能靠猜来推测它的含义。这是学大篆一个不好的地方。







但为什么学大篆呢?三个很重要的理由

1,古文字、尤其是西周金文中蕴含的高贵而质朴的气息。

可以说,在接触到大篆之后,你才有可能感受到中国文字造型的高贵和神秘,涵养自己的审美气质。

2,金文的构字样式极为丰富,让我们不仅懂得一些造字方法,还能打破对单字构型的常规。

3,线条的金石气,能让我们敢于下笔,在不追求速度与完美的过程中,完成书写性,纠正描画的致命错误。

下面简单阐述







这是大盂鼎墨拓局部,扑面而来的华贵神秘的王室“器息”,同时还有上古文字的原始质朴,再加上很多装饰性的笔调,撑满的章法,这是其他书体很难见到的状态,是书法审美的重要补充和启发,清中期以后,之所以成为中国书法的又一次审美转型,主要来自大篆和汉魏碑刻。







左为毛公鼎里的虎,右为散氏盘里的虎,这可是画了一只真老虎。从头到尾,胡须爪子俱全。这种构字造型,在小篆里全然没了踪影。







左为石鼓文里的虎,右为说文解字里的虎,已经看不出虎的形态,高度规则化的方块字,是官方文字演化的规律。

所以,在大篆里,我们还能感受到原始文字的象形特征,也能够丰富我们的想象力,从而打破对结字的顽固认知,让我们的书写更自由。这种底层逻辑的迁移,可以强力提升书法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呼应、错落的结字方式,俯拾皆是,即使像《毛公鼎》这样比较规矩的写法,也是一派天真烂漫。

不仅单字如此,通篇的状态也是如此,真如天象一般。看下面这张白盘的局部。






《虢季子白盘》局部,大大小小,东倒西歪,呼应背离,全循自然,真是一派天机!

很多学书者都有个致命的问题——描画,也就是不敢下笔,为了准确美观,小心翼翼,尤其是起收笔处和转折处,笔画形态比较复杂,于是只能慢慢地一点点描绘,完全失去了书写的自然性,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没有了运笔的畅快感,最终反而不会写字了。虽然看上去整齐丰富,但实际上毫无生气。

对于这样的同学,我是非常建议学一学大篆的。

1,大篆的起收笔形态,普遍较为模糊,不那么确定,没有太多的华饰,即使有方圆,但也普遍不是很规则很清晰的形态,下笔裹锋即走,磊落大方。这就培养了敢于下笔的好习惯。

2,大篆的中段,基本上是“锥画沙”、“屋漏痕”,折笔很少,也不要求等粗,只要能把涩感写出来就好,这样可以忘却“漂亮”,直击“质感”,将注意力集中于逆势涩行的力量,而不是形态的细腻准确。

3、大篆的线条,走线不那么固定,即使有点走样,也不会难以收拾,这样可以更畅快地书写,而不那么斤斤计较。

另外,很多同学始终不能深入理解笔势字势,而大篆在这方面非常突出,正侧关系、向背关系非常惹眼,很容易被看到,从而被有效表达。

当然,学习大篆的好处,远不止上述几方面,更为精深的一些东西,在我们临写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所以,先写起来很重要,你一定会觉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以前在其他书体中感受不到感受不深的东西,写写大篆,就凸显起来、清晰起来了。(摘自文:中书汇微凉)

发布人:007d****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